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乐亭】此心安处(散文)

时间:2022-09-12 16:33
  我是个恋家的人,总觉得那个有着母亲气息的地方,能让我的心灵平静,让我的劳累缓解,世界,总在那里变得孩童般温暖纯净。   周末回家一趟,前庭后院浓荫匝地,鸡鸭鹅狗成群结队。东窗前一树玫瑰,西窗外一丛芍药,花开正艳,馨香盈袖;一畦春韭绿,两行菜花黄,南瓜秧伸了蔓儿,辣椒苗儿打了苞儿,鲜嫩嫩,绿油油,生机盎然。想着五柳先生梦想的田园,不外乎就是如此。   父母年迈,好在依然健朗,更难得的是忽然恩爱非常:暴脾气的老头儿处处惟老太太马首是瞻,木讷寡言的老妈居然还会赞美老头儿勤劳肯干体贴人!   我母亲信佛,每到初一十五都要烧香,念叨些求菩萨保佑的人和事儿:这其中包含了老伴儿,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外甥侄子侄女儿,还有兄弟姐妹……我有时很想笑她:“您烧的香火不多,求菩萨的事儿可不少,菩萨恐怕都忙不过来啦。”但每每看到她的虔诚,我便无言了。我知道:她是在用自己的祷告来诉说她的心意:对生活的感恩,对亲人牵念,对家人的祝福……   因为心怀慈悲,母亲总是善待身边所有的生灵,她的口头禅就是“那也是一条命啊”。   母亲是最喜欢燕子的。她说“燕子恋故主,家里廊檐下的几窝燕子都是旧年的故友,是必要善待的”。因此每年春夏季节,家里的晾衣杆上,土墙头上常常群燕啁啾:筑巢、生蛋、孵崽儿、喂食……忙忙碌碌,如火如荼。而老屋躺在阳光里,倒是显得异常宁静,仿佛这世界亘古以来便是这副模样。   有一年,一对燕子把家安在了堂屋的正梁上,恰是正中间的位置。于是麻烦来了:往年入夏前,我母亲都会在窗外钉上一层纱网,以阻挡蚊蝇地侵扰。等到了深秋,蚊蝇少了,纱网也因烟熏变得黑乎乎的了,遮挡了冬日可贵的阳光,母亲便把它们摘下。然而这对燕子夫妻提前入住了,它们每日里进出觅食,都必经由屋门两边的窗子,纱网是糊不成了,连同夜里关窗也不能。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它们占据屋梁正中,自从生了小燕子,它们进出的频率增加,有时竟堂而皇之地走正门了。那些新生的小燕子嗷嗷待哺,吃得多长得快拉得更多,堂屋正中央的地面上经常落一滩乳白色的粪便,扫都扫不净。大家每日里不知要从这梁下过多少遍,有时一不小心就中了招儿。   父亲很是生气,每每要捅了它。母亲说什么都不同意。她说“燕子不进愁家,前几年你病着的时候,连屋檐下的燕子都不来了呢,今年来了三窝燕子,热热闹闹的,证明你的病大好了,是喜事儿。”父亲便不言语,也不再提这茬儿。   好在来年春天,这家燕子搬走了。母亲又说,“燕子是有灵性的,它们去年添了乱,今年自动就不来了,不用人赶。”   忽然想起一句话,"每一只蝴蝶都是之前一朵花的精魂,是花的前世来会见此生。”我想,于母亲而言,每一只燕子或许是前生我们身边的精灵,因为缘分来寻,所以似曾相识。      父亲十几年前因食道癌做了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本来就不胖的他,现在更是瘦骨嶙峋了。人老了,更加渴望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我的父亲尤其如此,他天生是个爱热闹的人,喜聚不喜散的。有些日子不去,他便要打电话询问。   每次我们去了,他都很高兴。忙里忙外地张罗,不停地炫耀他做的饭菜的美味,只为看我们多吃一点。父亲爱好广泛,尤其喜欢二胡。这些年消闲下来,便每天自娱自乐地拉上几段,我虽不大懂,但也觉得他用心演奏的曲子极富韵味。   那一年中秋节前的一个周日,恰好是父亲的生日,又难得的遇到双休日。记得以前他总是为了一家人能聚一聚而选择在周六周日过"偏生日"的。   我给他定了一个生日蛋糕,从他做手术的那一年,我每年都会给他买。虽然农村并不流行这个,但我看得出,父亲在念叨“又贵又不实惠”的同时,脸上荡漾起孩子一般的幸福和快乐。当我和孩子们给他唱起生日歌,他的脸更是不由自主地笑成一朵灿烂的菊花。其实整个蛋糕他吃不了多少,只不停地张罗着让孩子们吃,让大家吃。可是他的兴奋与满足,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幸福。   母亲从不参与这样的场面,即使是专门为她过生日,她也总是躲在灶间忙碌。但在她不辞辛苦劳碌的同时,每每会为这样幸福的场面悄悄抹泪。她是个太感性的人,经常因为亲戚朋友对她的好感动到流泪,只是她不善于用语言表达。   回来的时候,照样拎了大包小包满载而归,那是家里菜园自产的蔬菜,新鲜环保、花样繁多,而且总是母亲亲自摘了又收拾干净的,散发着淡淡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青草味儿。那是夏天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与东坡心有戚戚!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