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心中的石头梨

时间:2021-12-05 08:06
  宕昌南河的石头梨与毛桃,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吃过的水果,如今已濒临绝种了。   四十多年前,牛娃家有十余棵石头梨树,每年都要生长出许多的石头梨。在我的记忆中,石头梨与毛桃,不仅仅是很稀罕不多见的水果,而且它们还与那个特定的时代,与我在南河那段难忘的生活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某一天,我外婆将破烂的衣裤、鞋子洗干净,缝补好,装在背篼里,领着十岁的我,去牛娃家,与他家互通有无,以物易物,换取他家的蔬菜、水果、洋芋等。自此,开始了我们两家的友好往来。   牛娃一家生活在宕昌县南河公社前贯大队(现在统归于南河乡南河行政村),全家五口人,只有他的父亲是唯一的劳动力,母亲患甲状腺肿瘤,说话前需要猛吸一口气,却也说不完整;小妹妹先天弱智,几乎是哑巴。父亲辛勤劳动,只能勉强养活全家,因而他和大妹妹两个健全孩子都没有上过学,一家子都是文盲。而且,只在村尾挖了两孔窑洞,一个用来全家居住,另一个用来做库房,储存粮食、洋芋和破烂。   至今仍是国列贫困县的甘肃省宕昌县,当时农村的生活更是空前的贫困。   我家住在林场场部家属院,牛娃家住在前贯山的半山腰,走山间小路大约也就是一公里的路程。每当暑假和寒假期间,我都会到牛娃家去玩。经常吃他家的饭,有时候还住在他家的窑洞里,就跟走亲戚一样。记忆中,牛娃的母亲总是做出对于他家来说是最好的饭菜来招待我,最让我难忘的是炒荞面片。用和好的荞面搓成短棒状,蒸熟之后再切成片,然后与蒜苗同炒,口感很有柔劲,特别香。   蔬菜、水果、洋芋等,都是季节性成熟的,除了冬天,一年三季,我外婆就背上洗干净,缝补好的旧衣裤、鞋子去牛娃家,换取这些东西。牛娃的父亲特别实诚,无论是甜杆菜、胡萝卜,还是洋芋、秋子、酸梨什么的,总是给得很多,常常将我外婆的背篼装满,如果我外婆背不动,他或者自己帮着背到我家,或者打发牛娃扶住我外婆的背篼送下山来。随着两家感情的日益加深,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已经不是一种交易,而是在特定的困难的年代里,用生活物质的相互帮助了。   每到暮春,山野菜长成了,牛娃,或牛娃的大妹妹,就会采摘来,装进竹篮里,给我们送到家里来,有蕨菜,有露韭,有木兰头,以及荠荠菜、麦麦菜、马英子等等。而每次来,我外婆都要给他们管饭,或者拿几个馒头给他们。   而牛娃家送给我们最多的,就是石头梨。   牛娃家的两孔窑洞门前左侧,长着一溜儿水果树,有秋子、凌青、杏子、毛桃等,但最多的是石头梨,大概有十余棵。不知道这种梨的确切名称是什么,它在未成熟前虽然很硬,却也没有近似于石头一般的硬度,缘何叫石头梨呢,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牛娃家的这些水果,我吃的最多的就数石头梨了。   石头梨也是春天开花,白花花一片,扑艳艳的,很繁茂。果子未成熟时是青色的,成熟后会变成微黄色,或青中透黄。圆形,个头比黄梨要小一半。吃起来脆甜,口感很好,就是梨渣偏多。这种梨,还有耐存放的优点,储存时间长了,通体会变成黄色,口感也会由脆甜变成软甜,梨渣也会减少许多。   每当石头梨成熟了,牛娃和他的大妹妹,就会一个一个仔细地摘下来,拣最大个的,熟得最好的,装进小背篼里,给我们送下山来。我们全家吃到石头梨,都会感到很惬意。   我离开南河后,在其他任何地方,再也没见到过这个品种的梨。   上世纪九十年代,距我工作地一百多公里的牛娃,在他的老家南河给我挂电话问候我,我心里暖融融的。当他说要让班车给我捎些土特产的时候,我脱口说,给我捎些石头梨吧。牛娃给我捎来了一箱。——可惜,这种梨已经严重退化了,外形变得很粗糙,口感已大不如从前了,没有了我记忆中的那种脆甜味道,很酸涩。    两年前,我和老母亲、弟弟妹妹们专程去拜访牛娃,受到了牛娃和他大妹妹两家空前热情的招待。这时,他们都住进了新农村。从他们的住房、家具、电器、饮食、床铺,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由过去最贫困的人家,进入到了中等殷实人家的行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闲聊时,我问起石头梨。牛娃说,现在住进了新农村,都不种水果树了,老宅子里的那些水果树也都砍掉了,已经找不到石头梨的树苗,八成是绝种了吧。   也许是我已年到花甲,开始怀旧的缘故,我怀念昔日的石头梨,怀念那青中透黄的圆圆形状的梨子,怀念它脆甜的味道。宕昌南河的石头梨,如同那里的毛桃一样,再也见不到了。——这令我心里充满了深深的遗憾。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