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值得铭记的几位忘年至交

时间:2021-12-04 08:52
  二〇一四年年底,原本在双岔乡任职党委副书记的我,被县委组织部提前抽调到县上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直到正式发文抽调时,我已先期安排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马红光的办公室里上班一月多时间,提前介入搞了一些基础性工作。记得我当时是被抽调到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兼政策文件组组长,当时的办公室一共设有四个组,除了宣传报道组外,我们那个组的工作任务是最繁重的,也是最为繁忙。当时抽调到我们组的人员大致情况如下:严银海同志是作为县法院办公室的副主任抽来的,赵玉成同志则是多年耕耘在教育战线后新提任不久的碌曲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金凤女士是由原来的政协办公室副主任调入县妇联初任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唯一女同志,除此,就是二〇一三年夏天从兰大毕业后于是年八月份作为选调生分配至西仓乡机关工作尚不满一年的闵贵龙这个年轻人。在抽调到县上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年多的时间内以及之后又被抽调到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了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有幸认识并结识了几个八〇后乃至九〇后的青年才俊,作为忘年之交,每每忆起与他们一同共事的那段时光,内心总是充满了喜悦之情和深深地感动,对他们与人为善的过硬人品,敏捷的才思,勤勉工作的精神,出色的工作能力至今记忆犹深。      兰大才子闵贵龙   闵贵龙的老家在舟曲县峰迭镇好坪村,那是个坐落在白龙江畔山清水秀的美丽村庄,距离我老家其实也不远,我俩算是乡友。他于二〇〇九年夏天参加高考时以理综584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兰大公共卫生专业,并且数理化的成绩都离满分不远,只是语文、政治、英语成绩不太理想后把总分拉了下来。其实,从他的文学写作和公文写作中可以看出,他的文史知识还是蛮不错的,并且年纪轻轻就写的一笔好字,至于操作电脑、制作表格等流程更不在话下了。每当聊起他品学兼优这个话题时,他总是很谦虚,还说二〇〇九年就在高三毕业前夕准备参加高考的那个学期里,年轻贪玩的他和同在县城借宿就读的几个乡友刚刚学会了玩“拖拉机”的扑克游戏,曾断断续续玩了一个多月时间,对冲刺高考是大有影响的,对此事他一直觉得问心有愧,害怕惹得大人不高兴,始终未在大人面前提及。我说若不是这样,如一门心思花在高考上,尽心尽力为高考备战,或者如能在省城兰州比较好的一所中学就读高中的话,凭他的天资聪颖和努力奋斗,说不定会考入北大或清华的,他说那也不一定,我认为他说得在理。记得早年前在《甘南日报》刊登过一篇介绍央视资深主持人兼名嘴水均益的文章,说的是水均益就读高中时曾被转入兰州一所重点中学就读后倍感压力之大和不适,时间不长又复转榆中县一中续读高中,最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兰州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之事。所以说,每一件事情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正反两面性的,转入重点中学就读未必就是好事,就读一般中学说不定也能培养出诸如水均益之类的“顶尖”人才来。   闵贵龙抽调到县上从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走出大学校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还不到一年时间,但他才思敏捷,为人谦逊,那段时间里,有好几次都是要在双休日加班赶写材料的,那时的严银海和赵玉成的家都在合作市,李金凤虽在碌曲县城,但叫她一个女同志似乎多有不便,加之她又不是我所能呼得动的。一面是加班赶写材料在即,一面这些年纪大一点的同志们又不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负责人的我,只有叫上贵龙小弟了,好在他那时也是孑身一人,双休日没啥事,只要我一打电话说明原由,他就如约而至。记得在二〇一四年夏天的几个双休日里,有好几次都是我俩在县城人民会堂的那个二楼诺大的办公室里静悄悄地加班,高原夏日是草原最美的季节,但为了如期完成工作任务,不辜负组织赋予的使命,在外面阳光灿烂、山花烂漫、草原青碧的时节里,形单影只的我俩只有与寂寞为伴,和文字为伍,尽心竭力地赶写着上面催报的材料。从几次的加班当中,我不仅对他随叫随到的人品大为欣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一篇难度较大的公文材料的谋篇布局的独到匠心和溜刷的语言写作功底,往往与我不谋而合,有好几次正在我考虑成熟准备陈述给他的时候,他早已胸有成竹地将他的思路和盘托出后征询我的意见,为此,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两人因想法不同、思路各异而彼此各抒己见无法确定框架的尴尬。对此,让我常常有一种“英雄略见所同”和“相识恨晚”的感想不由而生。由于两人思路一致,加上他又是电脑操作高手,文笔方面更是无话可说,因此加起班来得心应手,速度和效率都是很高的。有好几次,原本我预想要花两天时间才能赶写好的稿子都是提前一天临黑之前便尘埃落定。我俩的这种加班合作始终是愉快的,不像和其他人加班那样累而枯燥无味。与其他人加班,有时首先在思路上拟稿之初便产生了分歧,后面的情形不用细想便知道是哪一种结局。由此,我想,依闵君的才学、人品和办事干练、为人随和做人处事的风格,他从兰大毕业经过激烈竞争一路夺关斩将获得每个大学生都梦寐以求的“选调生”殊荣是名正言顺、当之无愧的。   二〇一五年元月,他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遂被县委组织部借调部里工作,原本是要下文正式调动的,无奈省委组织部要求选调生必须在基层乡镇至少工作锻炼两年以上才能二次选调或者正式调动,总而言之就是让初出校门的优秀学子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上经见世面,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其实借调也就是个程序问题,二〇一五年国庆时他被正式调入县委组织部。二〇一五年五月我被抽掉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后,由于办公室在组织部长隔壁,他不仅在部里的办公室承担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且还兼任着部长的秘书呢,那时每天看见他给部长既打开水又拖地擦桌子的,有时又拿着文件给部长呈阅,总而言之很忙,闲暇之时不时来隔壁我的办公室聊天,他说虽然忙些,但由于部里的工作氛围和人文环境很好,苦但快乐着,还说年轻人苦点累点没啥。对于他的这种对工作即或是事业观的正确认识,我打心里敬佩,与现在的不少削尖脑袋、偷奸耍滑做人的年轻人相比,拥有他的这种事业观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的,这种敬业精神注定了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取得一番成就的。那时正值在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但凡部长的发言稿或研讨材料均都由他来起草,当时他才二十七岁的光景,正可谓小小年纪担当大任。是年五月中旬,县委组织部组织乡镇和村级干部一行近二十人到内蒙古农大和北京农业部干部培训学院进行“美丽乡村.现代畜牧业”主体考察培训活动,往返时间总共十一天。在这些天里,我俩又被安排到一起住宿,加上我还被部里安排为这次考察培训期间的考察培训报告起草组的组长,当时的畜牧兽医局副局长付为学、组织部组织员石彬和小闵是起草组成员,后来的情况证明,除返回碌曲后就如何起草报告组织部马红光副部长召开了一次小会碰了一次头外,从此之后,付局长和石组织员就再也没有参与过。接下来是先由我将考察报告初稿拿出后再让小闵进行修改润色,最后又将小闵的修改稿再反馈过来由我审阅把关认为妥当后再交由马副部长把关,马副部长对文字材料向来是严谨细致的,这早在县委组织部抽调我们一帮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我已领教过。考察报告经他详阅后他提出了全面修改的意见,认为我俩的初稿涉及面太广、阐述内容太深、篇幅太长了,其实凭空而论,这个考察培训报告我还是花费了一番心血的,小闵在修改润色过程中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马副部长的意见虽然大部分是中肯的,但我认为也有欠妥之处。之后,我俩按他的思路先后大幅度地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五次之多,小幅度的修改次数就更多了,最终直到六月初呈给他后才算首肯了,并且他又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压缩”式修改,最终历经一波三折,这个报告才算尘埃落定。这中间还有个插曲,马副部长原本打算将这份考察报告呈给县委有关领导审阅无异议后拟通过县委办公室主办的《碌曲工作》以快讯方式印发全县乡镇机关和县直各部门参阅,但呈阅给县委领导后历经了一个多月始终纹丝不动地压在领导桌案上迟迟没有动静。最后无奈之下,一直拖到八月份后才在马副部长的安排之下,由县委组织部主办的《碌曲组工》引发全县各部门和单位。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结束之际,由于我们都是爱好读书之人,他说他一年前在网上购买了一套当年明月(本名石悦)所著的长篇明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非常具有可读性,值得一看,啥时候他给我拿来。一次我叫他到家里吃饭时他顺便带来了,后来我差不多我断断续续用了多半年的时间才算阅读完这套九卷本、三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真是觉得过瘾极了,但那时由于女儿年幼不懂事,不慎将书垫在纸下胡乱涂画时在一本书的封面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让人觉得十分可惜,在归还他时我由于不好意思顺便做了解释,他说没啥,但我一直觉得过意不去。二〇一六年新年过后时间不长,小闵报考了中央相关部门在全国招考工作人员的考试,由于在全国遴选工作人员的名额非常有限,那可真谓人才济济,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都不为过,最终由于竞争格外激烈而未能遂愿。四月份后,他又从甘肃组工网上得知省直相关部门在全省遴选工作人员的消息,于是报名踊跃参加,在一个月后的笔试环节上他以全省笔试第三、甘南州第一的佳绩顺利过关,在紧接着的面试环节中,又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接下来的组织考察环节和单位民主测评自然不再出现波折,七月上旬他被省委政研室正式录用的消息在县委组织部门不胫而走。一次,我给他打电话请他到家里来吃饭,他随后便到,说这些天把他跑累了,头天刚从老家赶回,记得那天是星期三,我还说这两天由我牵头组织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块坐坐顺便也为贤弟即将到省城工作饯个行,问他那边通知啥时候报到上班,他说具体时间没说,让他静候电话,可能就在这几天之内,还说搞饯行仪式那倒不必,都是哥儿们,只要大家以后保持经常联系,铭记着那份情谊就行了。话虽这样说,但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在这两天搞个简单仪式为他的“高升”而庆贺一番,毕竟大家兄弟一场,都是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过来的铁哥们,不一块坐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可是到了星期六中午,当我给他打电话准备下午几个关系要好的哥儿们小范围聚一下时,他说头天下午部里已安排司机把他送往省委政研室报到,下个星期一就要正式到政研室上班了,由于时间急,加上又要收拾铺盖等行李,未来得及告诉我一声。听到这一消息,我既为他到省里头上班而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又有几分惆怅和不安的情愫不由己而产生。高兴的是他从此能在省城的首脑机关里工作历练了,人生道路从此又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事业开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征程,作为哥们,这是值得可庆可贺之事,闵弟这是典型的“人往高处走”的成功典范;惆怅和不安的是,大家毕竟兄弟一场,关系铁的非同寻常,未能给他践行小聚让人心里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番滋味,这件事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深感遗憾。   调往省委政研室一个多月后,我给他打了一次电话无奈原来甘南的那个卡号早已停机,好在早就加有他的微信号,于是在一个夏夜联系上后询问上了兰州的手机号,并不时在微信上聊些到新的单位和岗位上班后的事,才知他在省委政研室上班后被分配到农村处工作,那段时间正赶上敦煌文博会的筹办,由于工作上直接对口负责的是省委欧阳副书记,因此忙的不可开交。后来到了国庆时,我们一家大小正好在省城,我正打算联系他后大家小聚一番,无奈妻说国庆长假他肯定会舟曲老家了,我想也是,因为国庆长假对于一个长年上班在外的工薪阶层而言,一年一度只有一次,这意味着什么,其重要性不言而语。后来,只是和他在微信里聊一下,再也很少通电话,但我时常心驰神往地关注着他的微信,并经常将一些他转载的经典微信内容收藏起来。斯人与我虽天各一方,但友情之弦却未时刻断过,也许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一个兰大毕业的高材生,一个年轻有为的选调生,一个出生于草根阶层凭着自身实力遴选到省委部门工作的农家娃,对于他的前途我是看好的,正和县委组织部的一位同志所言,如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进步,中途不出意外,在省委部门“熬”到三十七八岁升任处级干部不成问题,四十岁出头后,说不定会被省委重用后下排咱们甘南藏区担任副厅级领导呢!闵弟品学兼优,为人处事又活泛,工作能力更不用说,这番话,我认为既是亲朋好友的共同期待,又是对他的一番良好祝愿,但愿贵龙弟在新的岗位上早日告别单身,一步一个脚印,干出一番事业,打拼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