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书香.泉】梵净山(散文)

时间:2022-05-29 03:58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3县交界处,因“梵天净土”而得名。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给人的最初印象。实际上,这里的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却是难得的天象奇观,一直为游人所称道。   梵净山与佛有缘,应该从“万米睡佛”开始。“万米睡佛”不是“真佛”,它指的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凤凰山。因为无论从高空俯瞰,还是从棉絮岭看过去,凤凰山都像一尊大佛睡在那里,而且绵延万米。“万米睡佛”因此而得名。也正因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所以千百年来当地百姓习惯于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   因为“大佛山”的存在,便有各地僧人选择来此建寺、立庙,修行,渐渐地使这里拥有了佛教道场的声名。   《敕赐碑》是梵净山作为古代佛教道场的最直接的证据。该碑全称为《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立于金顶东北500米处的老金顶脚,为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所立。碑式为古牌楼式,碑高2.9米,碑心高1.85米,宽1.51米,碑额竖刻“敕赐”两个大字,左右饰以腾龙拱护纹,上罩彩云。碑文为楷书,共计1349字,其中序文833字,附文516字。内容包括对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进行记载,以及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天下众名岳之宗”,“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的颂扬。现该碑碑帽已脱落,而镶碑石坊及鼓形护脚、敦厚的台基仍保存完好。碑旁有禁砍山林碑两块,分别刻记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护理贵州巡抚麟庆、贵州布政使司按察使李文耕署名的通告,显示古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红云金顶,是人们对梵净山一个独特景点的称谓。在梵净山顶上,有一块细瘦的山石拔地成峰,险峻突兀,垂直高差达百米。山石的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链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传递现代佛(释迦牟尼)向未来佛(弥勒佛)交接的信息。这两座庙不仅是僧人修行之所,也是游人争先恐后游览的地方,而每到熙和的早晨,这里常有红云瑞气缭绕,笃实厚重,挥之不去,人们把这种奇观称为红云金顶。   沿金顶攀铁索而上,可以看到四面悬崖峭壁,到处摩崖石刻,如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道院》、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天桥功德碑》等。灵官殿、龙头石、观音洞等都是登金顶途中必经的风景。其中,观音洞最令人震撼。观音洞令人震撼的不是洞本身,而是人们在这绝壁石穴中依山悬空建成的用来供奉观音的石屋,石屋下面便是万丈深谷!这个观音洞有一个俗名,叫“打儿洞”。相传长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只要向金顶磕3个响头,然后将一块小石头丢入金顶半腰的这个洞中,必得佛赐子女。观音洞外面有一块石头凌空伸出,上刻“无德不报”四个大字,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报恩石”。从观音洞继续往上爬,便来到“金刀峡”“一线天”。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峭壁上有一个天然的泉眼,正源源不断地往外冒活水。人们把这泉水叫“定心水”。在如此之高的山峰上竟然有泉水,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如果游人选择沿西线攀登梵净山,到达山顶草甸区,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黔山第一石。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景观。只见山头上立着一尊奇石,样子酷似赞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据说清朝大书法家严寅亮留下的书刻“黔山第一”,其灵感来源便是这大拇指“点赞”的启示。   蘑菇石,是梵净山的另一山景。其名字的由来,也是源于这个石头上大下小,形似蘑菇。蘑菇石高约10米,据地质专家年代测算,至今大约已有10亿年历史。由于造型奇特,加上形态逼真,蘑菇石成为许多画家写生,摄影家拍摄的题材和作品。   观音瀑布,也是梵净山上令游人念念不忘的美景。它位于梵净山黑湾河景区内,因瀑布的形状像一幅手持玉净瓶,向人间播撒甘露的观音像而得名。   老鹰岩,顾名思义,就是一块长得像老鹰的岩石。它耸立在梵净山山巅,神情凝重,似乎在俯察人间,又似乎要展翅飞翔……   因为是佛教重要的道场,所以梵净山上寺庙众多,比较著名的有护国寺、承恩寺等。   护国寺是梵净山大小数百座寺庙中最重要的一座,这不仅因为它是四大皇庵之一,而且因为它规模之大,奢华之程度均令人瞠目。护国寺占地达3000平方米,寺产遍及周围30多里。该寺的释迦殿、弥勒殿均建在金顶上,始建于明朝,左为释迦殿,右为弥勒殿,中为金刀峡,以天桥横跨峡上沟通两殿。殿后有晒经台、说法台两块巨石,皆为天然,以鬼斧神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承恩寺也是梵净山著名的寺庙,其规模及奢华程度虽不及护国寺,但它的地理位置却让它同样倍受关注。承恩寺建在梵净山绝顶,金顶的左侧,下临1000多米的深谷,全部建筑为正殿三间,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寺”5字,两侧原配有殿房8间,现仅存部分残墙,全部建筑面积占地1250平方米。在承恩寺举目四眺,山涛绵延,重峦叠嶂,百里风云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佛光幻影是梵净山常见的天象奇观,每逢雨后初晴的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在与太阳相对的云雾中会出现五彩光环,中嵌人影,人动影动。在火光照耀的夜晚,浓雾中还会出现比人高大数十倍的投影,颇似海市蜃楼。   弥勒坐像是梵净山最有人气的景观。明清以来,弥勒与梵净山的传说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人们进到山来,在新、老金顶附近,常常可以看见奇妙的“佛光”和“幻影”,古人认为“佛光”和“幻影”就是“弥勒显像”。而且从登山西路朝山古道的“拜佛台”远看,梵净山就呈现出三座弥勒像并列的景象:老金顶是弥勒坐像,新金顶是金猴朝拜弥勒像,三大主峰相连则是长达万米的弥勒卧像。   梵净山红花绿叶四季不败,这里的珙桐、杜鹃、玉兰等在茫茫林海中亭亭玉立,一年四季轮番开放,让这里多了一份绚丽与芬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人们丰富的想象,梵净山终于成为灵秀之地,每天吸引无数游人到这里流连、膜拜。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