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晓荷】故乡年味最是浓(散文)

时间:2022-01-30 09:46
  一   腊月二十八的上午我赶回了家,刚放下行李还来不及收拾,手机的来电铃音便响了起来。原来是大姨一大家人已到了街头,爸妈也跟他们汇合了,只等我这个从外地赶回来的一到,就好去外公外婆坟前拜坟。   我们从不同方向汇聚到外公外婆的坟地,急忙把祭品搬到坟前。舅舅已经提前砍去了坟头的灌木杂草,又给坟头添了些新土,墓碑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准备好了祭祀用的汤馔和水果。一时间坟前围聚着几十个人,不需要什么分工,大家都知道该做些什么。有的在准备焚化用的草纸,有的在选择安全地方铺放爆竹;还有的在摆献祭品、点燃焚香和蜡烛。一切准备当妥,又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认真地扣上每一颗纽扣或拉好上衣拉链。然后神色庄重、秩序井然地去坟前酙供酒、烧化钱纸,再作揖鞠躬、燃放爆竹烟花。也有人一边焚化纸钱,一边对着坟头说些哀思的话,或者是祈愿亡者在天之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后代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祭祀仪式后,大人会带着孩子来到墓碑前,看看上面的铭文。川东北的墓碑制作很是讲究,碑的外观形状有条石碑、和尚头、紫荊冠,桃园三洞等多种,再嵌入一张平整光溜的花岗石板,正中坚向镌刻着墓主的亡名。其右为墓志铭。内容大致是记录墓主人的生卒时间、生平事迹、家族根源、房份迁徙衍分等。由于空间有限,碑序多为古体风格,一般都是找家族中或地方上有学问的人撰写的。左边镌刻着家族中高辈后昆的名字,包括相对应的称谓。直系旁亲几代人,世系关系都很清楚。一番了解后,家族往事就烙在晚辈幼小的心里了。   从坟地里回来,我们一行人聚在舅舅家里午餐,满满的围了四五桌。吃饭时大家相互敬酒,问长问知。晚辈关心的询问老一辈的身体生活,或是打听孩子们的学业成绩,表亲间在一起摆谈一年来家庭和工作情况,以及来年的打算。大家一起畅所欲言,院子里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这样的祭祀活动我每年都会参加几天,要祭拜湖广填川时我们家族始迁祖的接脉坟;要去埋葬上代的家族坟园;还要去祭拜爷爷奶奶。每去一处,都会邀约上与之相关的族中亲人。在这些祭祀活动中,大人会带着自家的孩子,行进在田野里,不紧不慢的、心情轻松的在一起,无形中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也就潜移默化的传给了下一代。      二   腊月三十是大年,提前十来天就忙开了。上街买年货不必多说,单是除尘清扫,自制特色传统食品就得要些时间。一到腊月下旬,家家户户开始扫扬尘(其主要是以前没扫尽的残余蜘蛛网,房顶墙面上积留的粉灰等)。把屋子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旮旯角角都打扫干净。连房前屋后的落叶杂草也清除掉。年复一年,辈复一辈的就形成了年文化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虽说现在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但最能勾起人们食欲的还是那些传统的自制食品。什么灰水馍馍、酸水豆腐,熟芡魔芋、汤圆粉子……全是用手推石磨加工出来的。原料是自家地里产的,制作方法特别讲究。这些食品光看上一眼就能刺激你的味蕾,更不要说放入口里那种嚼劲儿了。尤其是像我这样常年在外飘泊的人,每一次回去总觉得吃不够,越吃越新鲜,越嚼越能品到一种特别的味儿。虽然不是家家会做这么多种,但邻里间总会相互赠送,东家送这样,西家送那种,每户人家就都有了。   俗话说:十五晚上的灯,三十晚上的火。在我们这里,大年三十不仅是摆一桌好菜,喝一壶老酒。人们对年夜里取暖的火特别讲究。三十晚上的火不是随便找一抱木柴爨上就可以了,必须是用疙兜(树兜)爨的火。疙兜越大越好,最好是青杠树疙兜。前辈流传下来的说法:这天谁家火塘里烧的疙兜大,来年养的猪也就大。虽说这些没有什么考究,但大家都热衷于这样做。纵然到了现在,人们取暖的方式多了,火塘里的疙兜火还是必不可少的。疙兜几乎是过完年就为来年准备着,最晚也得在夏天准备好。一颗大的疙兜光砍伐就得一天以上,甚至得请几个壮劳力从山里抬回去。放在屋外风干上半年以上,年夜里再搬进火塘。先用一些碎柴把它引燃,不一会儿就火势熊熊,满屋子暖和和的。一家老小准备好茶食点心围在一起,这算守岁吧。烤着疙兜火,大人跟小孩回忆一年来的往事,憧憬一下来年生活。或是讲一些人生哲理,总是很有感叹地忆苦思甜一番。这些小孩子都不爱听,自顾着嗑瓜子、吃水果,或是催促妈妈去煮碗汤圆醪糟吃。最为期盼的是能发出一个大大的压岁红包,最为心急的是午夜十二点快到来,因为那一刻又可以去院坝里鸣鞭炮、放烟花了。放完烟花爆竹,孩子们再也无心陪父母长辈们烤火了,自顾睡去。这时火塘中的疙兜烧的正旺,熊熊旺火一直会持续到天明、第二年。      三   正月里来是新春,闹新春是中华民旅的传统。在我们这山旮旯里,虽然没有举办过什么大的活动,闹新春也没停息过。   小时候记得上一辈说过,我们这里的青年男女每逢过年的时候,就聚集在生产队的晒谷场,点燃一堆篝火,然后围着篝火唱红歌,跳忠字舞。青年们唱啊跳啊,老人和小孩在旁边看,慢慢地男女老少都参与在一起。年,就在欢歌笑语中过去了。   从我记事起,每年春节生产队都会舞狮,我们叫作耍狮子。地方还是在晒谷场,腊月二十左右就开始排练,正月里舞狮队会到生产队的每家每户拜年,然后去公社的街道上耍上一天。那时有一句顺口溜是:“和平的狮子凤仪的龙”,和平的狮子就是说的这支舞狮队。生产队的狮子队经常出去参加大型活动,名声自然传播到十里八乡,让我们这些小屁孩都感到忒自豪。每当听到舞狮锣鼓声,我们就从四面八方跑过去,紧紧地跟在狮子队后面。狮子队来到乡亲们的院子里,先打一通锣鼓,然后会有一个人诵上吉口令,也就是送给主人美好的祝福吉言,再在锣鼓声中舞一个套路。这时主人会端出些瓜子茶食,奉上一个大红包,让狮子队的人休息吃些茶食。休息的时候狮子头会摆放在大门口的桌子上,寓意为主人送财送福。这时我们这群小屁孩总想去摸一下狮子皮,或者是趁锣鼓队的人不注意,悄悄的跑去敲一下锣或者是鼓,然后得意地跑开。   随着务工潮的兴起,舞狮不再是每年不可或缺的节目了,间隔一年或者几年才舞一次,后来干脆不舞了。我们这一代人也慢慢长大,又是一年春节临近,几个小时候的玩伴聚在一起,不知是谁提出过年的时候咱们去晒谷场聚聚。大家自带些柴火,筹些钱买些瓜子糖果,也开一个篝火晚会吧。到了过年的那天晚上,在晒谷场点燃了一堆篝火,大家围坐在几条板凳上,你一首我一首地唱着流行歌曲。没有音响,没有伴奏,也没有主持人报幕,记起哪首就唱哪首。前面有人哼了两句,后面的人便附和着唱起来。歌声在晒谷场、在田园里飘荡,唱累了就在一起天南地北的乱侃。这时又有人提出去把生产队公棚的钥匙找来,再去找套音响设备,明晚再聚一场。就这样,一个有固定的组织,固定的时间的乡村春节晚会流传下来了。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陶醉在一起,交流着各种信息。连续五届的晚会后来还得到了《巴中日报》的报道。   晒谷场没了,生产队的公棚也没了,乡村春节晚会也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了。现在过春节,大家会提前在微信群里,或者是电话中询问谁还会回老家去,回家的行程有多长?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中,左邻右舍也会商量出一个日程来,哪一天去东家,又哪一天去西家,每一天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实话说,每一家的餐桌上差不多摆放的是同样的莱肴,每一天的聚会也差不多是同样的话题。但大家都乐与其中,也许是大家都知道这一次聚后,下一次相聚又得等来年的春节。所以大家都很珍惜,也非常享受这样的聚会。每一次都是依依不舍的散去,然后又约定明年再聚。这便是故乡的春节,故乡的年味儿……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