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荷塘】年的记忆(散文)

时间:2021-11-30 11:45
  1.纸质的风景   除夕将至,我们老家是年年都要贴年画、挂灯笼的。家家户户都需把年画贴在门上、室内。年画一贴,家里就多了一份喜庆、祥和,多了一份热闹。   年画,古称“门神画”,传说,关羽和张飞就是门神的原型,贴“门神”的目的是趋吉避凶。唐五代之后,画目就较为繁多,题材渐渐丰富起来,主要是为了祈祷丰收、祭祀祖宗。   八九十年代,农村贴年画的不少,而卖年画的却不多,这就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卖年画的好机会,过大年,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的,家里再穷,门神、喜字、福字和对联是必须要贴的。小孩子喜欢动漫、金鱼、胖娃娃;年轻人喜欢歌星、电影明星;老年人喜欢村姑、刘三姐、五朵金花。要卖年画,就要有充足的货源,而我就有这个门路,在镇新华书店我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到他那里买年画按照批发价,而且还返利百分之十五。挑选出几百元的年画、对联,然后约上家境贫寒的同事老赵,计算好赶集的日子,老鸹屯初一,石拖姑初三,洒渔河初四,来来回回地在几个乡镇集市上转着卖年画。   老赵也是老师,课堂上能说会道、口若悬河,可在生意场上和我一样放不下面子。   地摊一摆,摊主吆喝声此起彼伏,嗓子都喊破了。   “老人家,买一幅吧,你看,有华贵的牡丹,有挺拔的竹子,有怡人的风景,有壮观的瀑布。买一幅吧,高山流水,财源滚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受他们的感染,我也大胆地吆喝起来。我们对面的几个年轻小伙,他们的嘴咧得很开,“卖年画啦!卖年画啦!买幅财神爷,一年发大财!买幅刘三姐,欢欢喜喜过大年……”   老赵还挺机灵的,他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长,咱们也发挥一下特长嘛!”我们的特长就是书法,在家闲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练习毛笔字,艺术说不上,但在农村还看得过去。老赵便买来笔墨、纸砚,摆一张方桌,现写现卖,他写个“改革春风吹大地”,我来对个“富民政策荡乌蒙”。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几幅鲜红的带着墨香味的春联就被人买走了。老赵的女儿在云南艺术学院绘画系上学,放寒假了,她在地摊前一站,那就是一朵耀眼的莲花。她用一把剪刀,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剪些“福”“寿”“喜”“羊”等象征吉利的字和龙凤、飞鸟、彩蝶图案,不收钱,白送。你还别说,效果出奇得好,对面的几个小伙吆喝声再大也没有我们的生意红火呢!      2.行走的风景   玩摄影,始于八十年代。摄影是用心去看世界,是行走中的艺术。摄影要有好器材、好技术,还要有好的后期制作。大凡喜欢摄影的人都喜欢旅游,与家里来个简单的告别,就开始一次简单而短暂的旅行。走进久违的村庄,浓浓的年味,红红的春联,红红的鞭炮,红红的蝴蝶结,红红的辣椒,红红的脸蛋,红红火火的生活,心情也变得红火了。   老赵早就有了一台上海照相机总厂生产的海鸥4A相机,可摄影技术比我还差,只会装胶卷、按快门。不过,有时候抓拍到的一些画面还挺漂亮的。有小孩得到父母压岁钱的欣喜,有农村妹子羞涩、可爱、俏皮的模样,有妇女嘻嘻哈哈纳着鞋底的悠闲,也有大街小巷卖油糕饵块、凉粉烧洋芋的景象。   七十年代,我有一部120海鸥胶片照相机,还是安徽一个亲戚送我的,使用黑白胶卷,后来有了彩色胶卷,之后又有135胶片照相机。有一部相机,就会迷恋于拍照时的心跳与快门发出的“咔嚓”声。   那个年代,春节期间村里男女老幼都流行照相,照几张留个纪念,谁也不愿意跑几十里地去县城照。我一天就跑好几个村子,一到村口,便找个熟人,递上一支“大前门”或是“金沙江”香烟,请他通知一下大家,照相的来了。不到半个小时,小姑娘涂点胭脂口红,精心梳妆打扮一番,满脸娇羞地来了;小伙子换一件崭新的衣服,头上涂上一层发油,脖子上系上一条领带,喜滋滋地来了;老大爷老大妈比较随便,换一件半新的衣服,笑呵呵地来了。小宝贝满月了,周岁了,照一个;小姑娘十八了,变大姑娘了,照一个;爷爷奶奶八十高寿,自然需要照一个;一家人春节好不容易才聚集在一起,更要来个全家福。来照相的男女老少排成了长队,忙得我不亦乐乎。   ……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了。每年,农村家家户户灯笼、年画照买,依旧是红红的,只是年味渐渐淡了一些,集镇上那些抑扬顿挫、百转千回的吆喝声渐渐地少了,也很少见到黑白照片了,只有在记忆里找寻、回味了……      注:该文发于西部文学,署名:李阳忠。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