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柳岸】我的北京知青老师(散文)

时间:2021-09-21 06:53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遇到过许多好老师,但我最难忘的还是我的几位北京知青老师。   那是1968年冬天,当时我只有七八岁,有一天,我们的小山村突然来了几位青春靓丽、穿着时髦、说话洋气的男女青年,说是要在我们这儿插队落户。我们感到很是振奋和新奇。听大人们议论说,他们是北京来的“大学生”。当时正在搞“文化大革命”,人们对北京特别向往,因为那里住着伟大领袖毛泽东。从毛主席身边来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偏僻山庄插队,对淳朴的山里人是个很大的震动,他们对北京客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至于我们这些天真幼稚的小孩子,更是奔走相告,欣喜若狂。经常围在他们居住的窑洞前,听他们说普通话,看他们怎样办事情。   不久,女知青吴小荣当了我们的老师。我家住在山西省垣曲县王茅公社北河大队北坡生产队,全队十几户人家分布在六个自然庄上,学校居中设在魏家庄,由两孔窑洞组成,一个是教室,一个是教师办公室兼宿舍。全校有十几名学生,一至四年级混合复式班。在我的记忆中,老师长得很漂亮,高高的个子,脸上常常挂着微笑,眼睛不大,但很美,梳着一条长辫子,显得温雅庄重,和蔼可亲。她用流利的普通话给我们讲故事,读课文,教我们唱歌、做游戏,手把手地教我们写字、演算术题。在我的眼里,老师很了不起,也就是从那时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要读书上大学,要做女老师的愿望。并一直在努力奋斗,最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几十年来,使我最难忘的是老师熬的小米粥和她那温暖的被窝。我家离学校最远,要翻两座小山,过两座深沟才能到校,时常带着三四岁的妹妹一同上学,中午不回家,从家里带点馒头或蒸红薯,喝着老师熬的小米粥。有时妹妹睡着了,就躺在老师的床上,盖着老师柔软暖和的被子。   忽然有一天听说老师要走了,我们恋恋不舍,哭得很伤心。晚饭后,大人们带着我们去给老师送行。还带了些红枣、柿疙瘩、鸡蛋、“炒琪”等土特产。临别时,大人们和老师说着许多赞扬、感激、祝愿的话,我们小学生嗓门哽咽着一个个满脸流泪,场面很是感人。几个大点的男生,扛着老师的行李,带着北坡人民的深厚情谊把老师送上了车……   后来,又有一名叫刘益智的男知青当了我们的老师。他和吴老师一样对我们付出了全部的爱。刘老师不善唱歌,他就请会唱歌的女知青来教我们唱歌,校园里仍然是歌声嘹亮,生气盎然。每逢下雨、下雪,刘老师就护送我们回家。后来,老师调到永济农药厂工作,有一年他还专程回来看我们,挨家挨户到各家看望老老少少,还到我们学校用垣曲土话勉励我们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并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当时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当时在我们北河大队教学的还有李平生、张松桥、王乃建等几位北京知青。他们都是出色的好老师,老师不但语文教得好,而且会写一手漂亮的隶书,受他的教诲,许多学生的隶书都练得很有功底;老师擅长数学,同学们称他为“大家”;老师教英语,读音准确,口齿流利,深受好评。总之,他们个个朝气蓬勃,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篮球场上、乒乓球台前到处都有他们青春的丽影,他们不仅带来北京的先进文化,给我们寂静古老的山村注入了青春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流利的普通话教学与良好的师德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   人生如梦,弹指间四十年过去了,我已从当年扎小辫的小姑娘变成了退休的老教师。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难忘这些可敬可亲的北京知青老师,我曾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过一篇作文发表在《小学生作文》上,还写过一篇散文《一颗星》怀念我的知青老师。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政协的一位同志写的《北京知青在垣曲》手稿,又勾起了我对北京知青老师的怀念之情,写了《我的北京知青老师》一同发表在《垣曲文史资料》第十一期上。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久远,地址不详,没能找到我的北京知青老师。   2011年我学会上网后,又把这篇文章做了补充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了回音。2011年6月5日,一个网名“垣曲老知青”给我留言:“我和吴小荣是同班同学(北京农大附中),1968年12月到垣曲陈村插队,后来吴小荣转到王茅公社北河大队当了一名民办老师。以后我们又分别回到北京,直到现在我俩还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她告诉了我两位老师的电话号码,我立即拨通了老师的电话,虽然时隔近四十多年,听他们的声音是那么熟悉,亲切和蔼,仿佛就在昨天。我太激动了。我告诉他们暑假一定去北京看望他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北京知青老师,这不能说不是奇迹,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中央三台《向幸福出发》栏目组。立马得到黄先飞导演的邀请函,要我和老师在《向幸福出发》节目现场见面。我是何等荣幸呀!我把一首《长大后就成了你》献给我的启蒙老师,表达力我对老师的敬慕之情。   曾在我们北河村教书的王乃建老师在网上看到我写的文章《我的北京知青老师》,更加勾起了他回垣曲看看的愿望。2014年9月19日下午4点多,王乃建老师携妻儿老少回到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垣曲县。我带他重游了阔别三十多年的第二故乡,看望了当年的老支书及同劳动的好朋友。诉说插队的酸甜苦辣。   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写下这些文字,纪念我的北京知青老师,遥祝老师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