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书香·韵】年味(散文)

时间:2021-07-29 02:46
     一.   几十年前的农村,一入腊月村民们就忙活起来,磨米磨面磨豆腐,赶集上店做衣服,杀猪宰羊搞卫生,这些都是过年的前奏。忙忙碌碌的村子里,开始散发出一些年的味道。   待到村子上空时而响起一两声爆竹的时侯,年味愈加浓厚了几分,这时的淘小子们会缠着父母,磨要一两毛钱,跑到供销点买挂小红鞭炮,拆下一些放到衣袋里,满村中疯跑。时不时拿出一个,或仍进猪圈里,或悄悄放在门口静卧的黄狗身旁,“嘭”地一声炸响,弄得鸡飞狗跳,引来一阵嬉笑斥骂,转身又没了踪影。   那时代,农民的日子虽然清苦,但过年从来不马虎。鞭炮对联,香烛灯笼,烟酒糖茶必不可少,必须要买。不少人家还会买几张漂亮的年画,张贴在中堂正墙上,屋里立马有了新年的气氛,有了喜庆的年味。吃食嚼果(方言,美食)方面,只能量力而行,但会尽最大的努力,哪怕临时借贷。这不仅仅是为了慰劳肚子,年节间拜宗祭祖,串亲访友,修睦乡邻必须表现在物质上,不管对方在不在乎,礼仪必须得有,面子上必须过得去,哪怕平时勒紧腰带,也不能在大年中失了颜面。   自古遗风,代代传承,过年的习俗礼教,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农民的骨子中,融进血液里。尽管官方一再强调移风易俗,年节从简,但有些风俗、观念,是一时半会难以割除的,就像田埂上的小草,任凭踩踏碾压,依然顽强存活,依然春风吹又生。农民自有农民的处世方针,谁都理解家家困难,也明知自己家境寒酸,不求完美排场,只求心安理得,不失礼数。必要时自己打打脸,充几日胖子,也要意思一下承前启后的新年。   “女要花衣,儿要炮。”新年的味道首先体现在孩子们身上,做父母的想方设法也要为孩子在新年做身新衣裳,哪怕用大人的旧衣服改制,也要孩子新新鲜鲜地跑在大街上,高高兴兴地出现在街坊邻居们面前。   新年的味道也来自庭院里,大红灯笼、大红对联、大红福字,古往今来,人们不懈追求的就是幸福与平安。红色正是人们心中的向往,代表着吉祥和喜庆,更有浓烈的年味成分。   新年的味道更展现在民俗民风上,感恩天地神灵,祭拜列祖列宗,驱除邪魔歪道,辞去旧岁迎春,期望赐福呈祥,举家欢庆团聚,这些老辈传下的仪式和程序,体现出人们的期盼和愿望,世代传承,经久不衰。走亲访友,拜望老人,茶饭间举酒言欢,互唠些家长里短,这些也是民俗传统和人情事故,是人间的烟火和情感的重要组成。   烟囱上袅袅飘起的炊烟,混合着做年食的饭香,加之不时传出的爆竹响,无不浓烈着年的幸福,年的喜庆,年的味道。   中国人、中国年,有太多的元素,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无比丰富的意义和情愫,所有这一切,全部包含在浓浓的年味之中。      二   信仰是人类各种文化体系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而年的意义,就在于是一岁的终结与一岁的开元,庆祝过去,期望未来。因此,新年本身就是信仰的集中表现,它既是一段岁月而又超越了岁月,无论贫富,这段日子总是在年味中升华,在人们过新年的意识里升华。   齐鲁大地是我的故乡,儿时每到过年,感觉特别隆重,年味十足。记得临近过年的前几天,家家就开始认真地蒸白馍、包包子,有的点缀上红枣,配合红糖做出些新鲜花样。然后,再蒸几锅黏米和玉米面的红豆沙团子(像馒头的豆馅食品),最后烀熟有限的猪肉和鸡鸭,炸一些丸子,制作一盆饺子馅,过年的食物算是准备了停当。年后初十以前的主食,不必再分神忙碌,闲下身来,放松心情,痛痛快快又美美满满地过大年。   家家做好过年的食物时,必定拿出一些,送给长辈老人和左邻右舍,无论多少好孬,送的是一份情,一份孝,一份心意。你来我往,互相品尝,不觉间浓郁了感情,浓郁了民风,浓郁了年的气氛。   除夕的前天,村子各家族的主事人,要带领儿男孙长,请出祖宗牌位,携带上香烛纸码,来到祖坟之地,燃纸、进香、跪拜、叩头,再放一串爆竹,十分虔诚地念叨些说辞,敬请列祖列宗之灵回家,与孝子贤孙们团聚过年。回到家后,毕恭毕敬地再把祖宗牌位供奉于中堂上,跪拜、上香、摆供品,并祷告、祈福。直到正月十五,香火一直不断,供品不撤,家人早晚来拜祭,一天三遍香,来客们饭前也会叩拜施礼。祖宗是家人心中的神圣,容不下半点亵渎和不敬,尊敬别人的祖宗,也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就是不忘宗祖,感恩天地,遵从“五伦”。“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深深地融进人们的血夜里,浓浓地体现在年节风俗上。忠孝持家远,诗书继世长,博大的儒家思想在鲁地更是有深厚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人推崇,代代继承、弘扬、光大。   当地农村过年的风俗,一般不守岁,但是起早,起的很早,往往睡梦之中,还是儿童的我们就被鞭炮声惊醒,睡眼惺忪地穿衣起床,看到天地灶君的位置上已被母亲点燃香烛,摆上供品。院中大树上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曳,撒下一院红光,映照着门口的红对联黑墨字,烘托着新年的氛围。   厨房中,父母正忙于烧水煮饺子,一边催促哥哥们:“饺子要下锅了,赶快放爆仗!”腾腾的热气携带肉香,携带心情与炊烟一起混合到鞭炮硝烟之中。此时整个村中沸腾了,鞭炮声响成一片,响彻夜空,响彻在新年喜庆的氛围中。   农村每支族的祖宗牌位,大都供奉在长者上房的中堂,饭后一家人由父亲带领,首先前去跪拜。礼后,母亲可以带女儿、孩子回家,父亲留下接待前来拜祭的邻人。本族的男丁则聚合在一起,要走遍全村,到每一家支族的牌位前和尊长的老人家,行跪拜大礼,唠几句吉祥话,然后点燃主人递来的纸烟,辞别一家再去另外一家,天亮前基本完成这世代相传的习俗。   朦胧的夜色中,不时遇上拜年的人群,互相祝福对拜,必要时行跪礼。孩子们则雀跃着,串各家各户捡拾那些没炸响的鞭炮。平时恬静的夜村,此时因年而热腾,因年而有味道,因年而充满着人情厚谊。   年味渲染了民族文化,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无论你身在何处,人在天涯,只要回味故乡的年味,就会从心底翻涌起乡愁,就会激起无限的思念,就会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三   记忆的长河里,过年的情景占有很多很重的位置。儿时故乡的年味就是这么浓烈,这么刻骨铭心。   除夕后初一至十五,自有约定成俗的民间惯例。初一,全村或邻近村子,同姓氏的家族,各支系的门属,会安排代表人物,抬上鞭炮、礼品,祭拜共同的远祖。仪式比较繁复,规模十分隆重,震天的长鞭炮,放完一挂又一挂,散落下花花绿绿的满地纸屑,彰显着一族的人丁兴旺和昌盛繁荣。大街上,男女老少则沐浴着冬日的阳光,人以群分,或聚堆闲聊,或斗嘴打趣,或弈棋摔扑克,人人都沉侵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显得快乐祥和与幸福安宁。   初二,大都开始走亲串友,最先行动的是姑娘回门。姑娘、姑爷携带礼品,拖儿带女,进门先拜年,呈上一份孝心。姥姥、姥爷欢天喜地忙着给外孙分发压岁钱,一家人的天伦之乐,融融于新年幸福的喜气中。饭时,村子的空气里,飘满了饭香、菜香、酒肉香,洋溢着礼甜、糖甜、心里甜。   往往一些杂耍、小唱、小商小贩,也会串村送来热闹,锣鼓弦乐,唢呐声声,引得人们围拢了里三层外三层。看完节目,不少人打赏个块儿八毛,自觉自愿。也正是这些民俗民风,养活了民间艺术,繁荣了传统文化,丰富了年味的多彩。   斗转星移,时代越来越好,国人的日子越过越甜。每天细米白面,时常鸡鸭鱼肉,间或品尝山珍海鲜,吃不愁,穿不愁,住、行也不愁,生活过得如糖似蜜。单从狭义的吃食方面,可以说天天都在过年。当代人最是幸福,农村人逐渐城市化,大多住进宽敞明亮的高楼,冬暖夏凉,富足快乐,每到过新年,也会有电视晚会相伴,物质和精神得到极大满足。   但总感觉年味越过越淡,缺少了传统年的意味,缺少了过年的激情和多彩。   年味是什么?可以说是人情世故,没有人情世故的年,显得单调,缺乏温馨和色彩。也可以说是感恩与感念,感恩天地化育,风调雨顺,感念祖宗父母,延续生活生命。无论祈福和祝福,是人们对天地恩泽的感恩和敬重,是对祖宗充满的敬仰与怀念。祭拜天地,敬奉神明,供奉祖宗,人情交往,这些新年的传统风俗,不可笼统地视为迷信,是信仰,是传承,是美德,更是年的味道。   热闹只是一种表相,失去了仪式感,失去了传统思想内涵,淡化了风俗文化的年,很难入心入骨,不能达到“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人间合其道,与传统合其情,与时代合其拍,才是中国过年的意义,才具有浓浓的年味。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