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南京殇

时间:2020-12-25 00:47
大币   看完电影《南京!南京!》,双耳被影院的音效震得生疼,恐怕也和不常到这个影院看电影有些关联。头脑一幅幅画面,枪声、呻吟声、哭声、喝彩声……搅浑在了一起,又加上双耳的疼痛引起的头晕,只想重新找回宁静,坐下或躺下,周围没有一切杂声,好好地休息一下,抑或有些想反刍与回忆刚才那部不得不提的电影: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   南京大屠杀,这份沉重的历史记忆,大概在今天中国形势一片良好的情景下提及,多少有些不合适宜。有人可能说,可以用那段历史给人以惊醒,良好的形势下不能固步自封,满足、沉湎其中。我却说:不!。这个不并非是基于惊醒本身,而是对这种惊醒效果的怀疑,怀疑走出影院一张张不安与愤怒的面庞,一颗颗切切报国的心,一股股前进的动力被生活的缠绕、消磨地一干二净。当某天另一部同题材电影公映时,你会发现影片中的残忍与无情再也激起不了他们的愤怒,那将是可怕的。   “中国万岁,中国不会忘……”,在无情的机枪扫射下,那些声音归于沉寂,然而,喊出这些话的竟只是军人,——有着坚定、自信的军人!你们虽然死了,但是历史会留下你们的呐喊,永远地飘荡在南京的上空。你们视死如归,你们坚决抵抗、你们浴血奋战,我向你们致敬!   相反,鲁迅先生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广大民众,在枪雨之下,在炸弹之下,在刀下,在精神与肉体的蹂躏之下死去。愤怒哪里去了,志气哪里去了,精神哪里去了?你们茫然的面孔,只会让发了疯的人更加疯狂,更加肆无忌惮。那一刻,我理解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   只是这份初衷是否达到了?恐怕只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知道。还记得某研究鲁迅先生的专家说道,鲁迅先生文章有些偏激。可是1936年先生去逝时;有人将写有“民族魂”的旗帜放到先生面前,一切都可以明了。岂是偏激,而是一种愤怒与无奈。相反,那些四平八稳的文字,先生写不出,恐怕也不愿意去写。   教育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假如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教育出一个个懦夫,孔乙己之类,那么这种教育绝对起不到振兴国家的作用。封建的浓重思想太深,影响太大,所以20世纪初,一批批仁人志士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倡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就是与就文化相对,几千年的封建教化,沉积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安顺、良民、归依、安定、生存意识根深蒂固!改变这些是多么的难,但是他们奋进之中抱有信念:中国要强大,会强大!   《狼图腾》上曾分析,中国历朝历代的兴衰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主中原有关。他们将根植于游牧本性的狼性、粗犷带到中原,重振一次次的辉煌盛世。   “一旦华夏民族在农耕环境中软弱下去,严厉又慈爱的腾格里天父,就会派狼性的游牧民族冲进中原,给羊性化的农耕民族输血,一次一次地灌输强悍进取的狼性血液,让华夏族一次一次地重新振奋起来。”   姜先生分析得有些趣味,那么中国人是否也需要一些狼性来支撑国家的安定、民族的独立哪?而不是单纯的归顺,作良民!如同影片中教堂里拥挤的民众被人——单单的少数日本人——宰割!   回到影片,在坍塌的废墟之上,一个女子边唱边纠正着孩子的动作,唱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我觉得导演插上这一段,恐有其深意。但是我觉得这点深意与《辛德勒的名单》中监狱喇叭里传出的那段女高音的深意绝对不同。那段女高音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对美,对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希望,是在艰难的生活之中依然抱有的自信和韧力。而在本片,多多少少有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味;而且孩子接受的是什么?是对战争的仇恨而奋发、前进,还是沉湎儿女情长?,——我不得而知。   中国不会忘,是的,中国确实没有忘。我想这是因为中国有那么一群与国家共命运,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等。他们的心中装着祖国,他们任劳任怨,他们没有“超女、快男”的追捧与鼓掌声,没有明星大腕住地豪华与舒适,没有时下某些领导的风光与排场,更没有腰缠万贯的家产,他们默默地为国家消耗青春年华。   牢记历史并不是延续仇恨,但是,认清历史才能避免历史的重演。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