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荷塘】怀念国际友人何克(散文)

时间:2021-09-06 04:34
  前一阵子,习总主席访英提到了何克。一下子,让凤县人欢呼起来,街头巷尾、微博、朋友圈都在热议何克,可谓是妇孺皆知了。要是在以前,年龄大约在六十岁左右的人,他们都知道何克,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就未必知道他了。   为此,我们也趁机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位传奇人物——何克。他的全名叫乔治.何克,出生于英国赫特福特郡哈彭登市。他1937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开始环球旅行,1938年初以美国合众社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在报刊上发文,揭露侵略者的暴行,由此激怒了当局,被驱赶出境。然而,倔强的何克又从日本取道朝鲜回到中国,并通过女记者史沫特莱结识了当时任双石铺培黎工合学校校长的新西兰进步人士路易.培黎。1942年,经培黎推荐,他担任了中国工合(中国工业合作社)创始人路易.培黎创建的培黎工艺学校第九任校长。为了把学校建设好,他到处请教员、修校舍,筹划培训项目,购买教学器械。然而,在那个经济吃紧、物质匮乏的年代,要想让学校运转起来,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他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往返于双石铺和宝鸡之间。那百余里的山路,被他那两个自行车车无数次丈量过,滚过无数个封闭的圆……   在教学实践中,他试着把英国教育体制引入到培黎工艺学校的教学当中来。早上组织学生学习文化课,下午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上的实操,培养学员“文武双全”的意识和能力,课余组织学生打篮球、游泳、打水仗……甚至做起了中国“儿子”的“洋爸爸”。1944年,日军对西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军事行动,小小的秦岭山城双石铺也难以幸免。此时,何克爬上县城以东的丰禾山,俯视学校,百感交集,泪流满脸,多少个舍不得,多少个无奈,一刹那涌上他的眉头和心头……   为了学校的生存,他带领着三十个学员向甘肃山丹转移,用他的话说:“就让我们去那里经历红军的第二次‘长征’吧!”次年的3月上旬,精疲力竭的何克带着他的学生抵达山丹,同年的7月22日,他因破伤风感染,永远地离开了与他生活了八年的学校和学员……   距离抗日胜利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却没能看到抗日胜利的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那一天,凤县解放的那一日,正如艾黎所说:“他是出于对中国革命的信念而捐躯的,他是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之间的纽带,他的英名永存!”   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在何克诞辰一百周年的前一天,我一下长途车就赶往位于艾黎巷的何克旧居,前去瞻仰这位伟大的先辈。三孔窑洞见证着何克在中国走过的八年,一块刻有双石铺三字的英文简写“S.S.P”的耐火砖,诠释了其“工合精神”:一起工作,将《工合之歌》中那句“起来,中国的工人,起来,中国的工人……快快团结起来,参加工合运动!”的主旨传承且发扬光大!   血管里流淌着英国人的血液的何克,跟我们凤县人非亲非故,却能如此忘我地投入到工合运动当中来。期间,他撰写了大量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联系实际”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懂文化、又掌握纺织、机械、化工等专业技能的骨干,还收养了中共地下党员聂长林的四个遗孤。30岁的他,就在那次带领学员安全转移中而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也就是他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让凤县人永远记住了他!也就是这位忠实于中国工合运动的先辈,让凤县人永远感谢他!也就是他这样一位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外国朋友,让凤县人永远敬仰他!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睿智的先辈,内心涌动的不仅仅是感激,更有无限的敬仰。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没一位伟大的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贡献和品德来衡量他的行为的。”正因为有了他的特殊贡献,才为凤县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有了凤县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作为人梯的我,也真正感受到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联系实际”这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让我从心底深深地敬佩他!   双石铺镇柏家坪组有一位耄耋老人,曾是当年凤县培黎工艺学校的学员,也是何克教育模式的见证人,当他娓娓忆起何克先生的时候,更是难掩情绪、激动万分。当年何克为凤县教育倾心所做的点点滴滴、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就像一帧帧老电影胶片在他的眼前徐徐回放,他一边哽咽叙说着,一边老泪纵横……他敬慕何克老师的教育理念,他感恩何克老师爱生如子,亦叹息他那么年轻就走了……   湛蓝的高空下,我静静地伫立在何克相片前良久,心潮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为人民而死的人,重于泰山。”缅怀这位国际友人、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在庄重地鞠躬致敬时,似乎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心里涌动、在澎湃——“大家干,一起干”,面对建设中的凤县,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作为一个凤县人,一定不辜负何克前辈的期望,将他的“工合精神”继承发扬光大,为建设美丽的凤县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