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梧桐】你从哪里来(散文)

时间:2020-12-31 00:53
大币   魂牵梦绕,这个词初看有些诡异神秘,一旦某些东西真的和自己的灵魂契合,才能理解它是一种真切的存在。   过节时,想给久别的老友一声问候,在资讯发达的今天,问候方式五花八门,我却青睐那一串故乡方言。老友收到我的语音祝福,回我一个灿烂笑脸。他不知道,那一串方言在我的嘴里滚动了多少回,在我的心里沸腾了多少次。那是一种暖心的温习,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我从哪里来。那一串音流,在我的唇齿间穿行,像一个迷路的孩子,知道家的方向,却一时找不到路径,东窜西突,一阵忙乱,终于,那串声音渐渐圆润,就像看到不远处老家的屋子,一种奔跑的热望升腾起来,感觉那一串音流已带我回乡。   出门在外,陌生人之间说话,一开口常问,你是哪里人。倘若是空间距离不远的,对方马上就会跳出方言,一旦你用方言积极回应,邂逅立马变成重逢。某地方言,是你身在异乡仍可遇见熟悉的通行证。曾经在丽江独行,在青石板路上徜徉,走到双腿发软,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听到了熟悉的方言,仿佛打了一剂强心针,精神为之一振,有一种冲动,穿过拥挤的人流,找到那两个人,和他们来一次叽里呱啦的对话,用我久别的方言。知道是徒劳,就没有这样孩子气地率性而为,那之后的漫步,脚还是踩在丽江的土地上,心却已飞回小时候的家园,萦绕在心头的是已显生涩的方言,在我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喃喃的咂摸里。   被方言唤醒的岂是只有身在异乡的亲切呢?   和同事聊天,说着说着走了神,突然跳出一句方言,把同事吓了一跳。我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刚才说的是老家方言。那地我只生活了十年,却是唯一一处我的方音还算正宗的所在。除此之外的三十多年,不是求学在外,就是为谋生在城市找一处落脚,凭着我不差的学习本领,多地的方言可以随口说出,几可乱真。只有地道的本地人能听出,我后学的方言里有很多生硬之处,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软硬,微小的差别都是马脚,不经意泄露我是蹩脚的模仿这样的事实。真正刻入心里的是故乡的方言,即使是梦话,也定是用那一种语言,不长不短,不高不低,不软不硬,自然,熨帖,那是我今生唯一的身份证。   史铁生曾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一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我的乡愁总是被故乡的方言唤醒,即使身体和故乡隔着千山万水,而心在无数次的颤动里,一次次地回到故乡。   被方言唤醒的岂是只有浓酽不散的乡愁呢?   那三个关于人生的终极问题经常被人提及,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哲人们的回答总令人深思,生在凡尘的人们,答案也各式各样。从庸常的生活里跳出来,俯视自己的人生,常常会有这样的自我拷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底要到哪里去?短暂的几十年人生,是流浪还是朝圣?当迁徙成为一种常态,流浪似乎就成了无法更改的宿命。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过,林中有两条道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路。从故乡到异乡,随着时光流逝,异乡也成了故乡,生命的每一站,都是下一个怀想的落点。你从哪里来?带着熟悉的方言的问话,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感动,一种乡愁的触发,也成了人生朝圣路上虔诚的叩首。每一段过往,都是珍贵的记忆。边走边想,那三个问号被我慢慢拉直,生命中有一些时间留给思考,好似人生就不曾虚度。   轻轻地,我用方言和自己对话谈心,那股音流愈发圆润,通透,是春天燕在呢喃,是四月各色花开,很贴心贴肺的那种。你从哪里来?我清醒地知道。世界安静,只有这个声音,和我的心融在一起。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