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古韵今弹】娘子关(散文)

时间:2021-12-14 08:55
  娘子关,一称苇泽关,位于山西与河北的交界之处,是万里长城的一处险要关口,号称“三晋门户”。关上有对联云:“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写得很有味道,一联以气势见长,一联以韵味取胜,都不是俗手所为。   娘子关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个名字比号称天下第一的山海关低调多了,但我不知道第二到第八是那几座关口,关名似乎也很草根,匾额题为“直隶娘子关”,透着那么亲切,在长城各关口中,这个关名无疑是最接地气的。这个名字的由来,前人说法不一:明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凡“妇人服靓妆”经过此处妒女祠时,“必兴雷电”,大发嫉妒,娘子关因此得名,据传说这位善妒的女子是春秋时大贤士介子推的妹妹;另一个传说与唐高祖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有关,因为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在此镇守,并创建关城,因此后人把此关称作娘子关。我觉得后一种说法可能更准确一点儿。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是李渊和嫡妻窦氏所生,和李世民是一母所生,我在史书上没找到她的名字。平阳公主是柴绍的妻子,这个柴绍在评书《隋唐演义》中和秦琼、罗成、徐懋功、程咬金等是贾柳楼结拜的兄弟,是“四十六友”之一,还是后来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中的一个。   婚后,柴绍携妻定居长安。公元617年,李渊决定在太原起兵反隋。李渊起兵前,平阳昭公主与柴绍当时正在长安,李渊派遣使者秘密将他二人召回来之。柴绍此时颇为犹豫,而出身关陇贵族的平阳昭公主在此关键时刻,女汉子本色显露无遗,不愧有独孤氏的血统,她对柴绍说:“危急时刻,自应当机立断,你应该赶紧离开,我是不过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起来,到那时自然会有办法。”   于是,柴绍立即从小道直奔太原,平阳公主也没躲起来,二十星夜则回到鄠县的李氏的老家,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李家的产业变卖,招兵买马,聚草屯粮,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此时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又四处联络反隋的义军,此是到处都有反隋的队伍,所谓“三十六家反王,七十二处狼烟”,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的队伍,就是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在古典小说中此人为开唐四将之一,与唐僧的姥爷殷开山起名)前去游说归降的,平阳公主还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指挥若定,率领的义军不但一次次粉碎了隋军进攻,还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阳公主的军队军纪非常的严明,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很快就发展到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军事能力很强,连隋朝名将屈突通都曾经在她手下连吃败仗。屈突通后来降唐,当时民间有“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的俗语,记得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中提过,却误以为屈突通是北朝人,屈突通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派柴绍带兵去迎接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她的弟弟秦王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合兵一处,共同攻打长安,大唐初兴兵锋正盛,再加上长安守兵见大势已去,无心死守,所以长安很快就被攻克了。关中平定后,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此时平阳公主和柴绍各率一支军队,而且各自开府治事,这在历史上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   大唐建立后,平阳公主驻守娘子关,扼住出入山西的咽喉,使得刚刚建立的唐王朝在各种军事力量的对抗中稳如泰山,也给了高祖和太宗赢得了扫平天下的时间和空间,为大唐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平阳公主卒,高祖以军礼葬之,这在历史上很可能是唯一的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所以后人也称平阳公主为平阳昭公主。   至今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堡,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另有承天寨、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景点,传说都是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娘子关附近多水,大约是英姿飒爽的女英雄也是水做的吧。水秀则山青,再加上家家流水,户户垂杨,如不是雄关犹在,山岩耸立,真以为是到了江南。   中国历史上向来不乏巾帼英雄,虽然花木兰、樊梨花、陶三春、刘金锭、穆桂英大约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但如妇好、平阳公主、秦良玉这样的奇女子,其一生事业,的确令我们这些须眉男儿汗颜。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