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柳岸·希望】父亲与春联(散文)

时间:2021-12-02 01:56
  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这一特长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人生路。他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因而在我们当地的小圈子内也是小有名气的。   以前每到年根儿,最能体现年味儿的,当属写对联了。在光线明亮处支上桌子,笔墨纸砚备好,将叠好裁成竖条状的红纸一铺,大笔一挥,红纸黑字,刷刷写就,大有豪迈洒脱之感。同时又感觉写对联的人书卷气十足,手握毛笔挥毫泼墨的样子,像极了传说中的文人墨客,于是便极仰慕起他们来。   父亲便是其中之一。自我记事时起,每年春节前夕,父亲与春联,都有着扯不断的联系,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找父亲写对联,包括父亲的单位、友好兄弟单位、邻里亲朋等等。因此,每年我都会在成堆的红纸中,帮父亲裁纸、铺纸、倒墨,并将写好的对联归类整理,闻着那浓浓的墨香,看着父亲极其认真地运笔挥毫,内心便充盈着深深的崇拜。   在没有现在这些宣传广告性质的印刷品对联之前,过年时各家各户门上贴的都是手写的对联,大红色的纸配以黑色的毛笔字,方方正正,横平竖直,给人以极具中国特色的喜庆意味。若那字遒劲有力、饱满刚正,如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当给人以畅快淋漓的视觉享受。再加之对联内容的生动有趣、大气喜庆,读来韵致朗朗,妙趣横生,便更能吸引人们流连的目光。即使那毛笔字生涩晦稚,一看就知出自“菜鸟”之手,但因了春节万家团圆的祥和氛围,不论字写得好看或难看,同样是独一无二之作,同样也为农历新年增添了无穷的年味儿。   那时,我们喜欢在大年初一拜完年后,转着街地欣赏各家的对联,当然也免不了品头论足,谁家的写得好,谁家的一般般,心里就有了数,待来年再贴对联时,便会将曾经的记忆翻出,依了喜好再去有针对性的品赏一番。当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会写毛笔字的人来写这对联的,要求高的,请高手来写,为自己的家门锦上添彩;要求不高的,则随便找个会写几笔的人,帮忙写就,红红火火的,像个过年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另外也不乏大胆上阵的毛头小子,字虽写得缺乏书法的美感,但省去了求人的麻烦,也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气可嘉。   有时真佩服我们的老祖宗,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得如此精致出彩,既传承了书法艺术,又弘扬了民族文化,既有一撇一捺的独特神韵,又从文字中读出了历史和未来。因而不得不说,老祖宗们创造了对联,传承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这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创举。通过一副小小的对联,将古老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将书法的博大精深与文字的精妙绝伦完美合一,并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融入其中,表现力极强,可谓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从有了春联,我们的“年”便生动了起来。春联一贴,便有了祝福、有了喜庆、有了憧憬、有了奔头……春联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是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载体,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内心表白。大年三十,火红的春联贴上大门,一年的辛勤劳作便化作了对来年的无限期待,所有的旧时光,便在这火热的向往里,与我们挥手再见。而所有的新时光,所有对于春天的渴盼,和对于幸福的追求,都在殷殷期待中,与我们招手相迎,微笑相拥,一脸的喜悦吉祥,一身的崭新清新。   因了这独具特色的春联文化,我们便不可抑制地生出几分春联情结来,因而感觉“年”真正到来的标志,便是春联贴起来的那一瞬间。只那一瞬间,便仿佛跨越了新旧交替的时光,便仿佛感受到了迎新接福的喜庆祥瑞,也便仿佛近距离地走进了“年”,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因此,我是极喜欢这种感觉的,也很享受陪伴父亲写对联的那些美好时光。尽管自小跟随父亲挥毫泼墨的身影长大,但惭愧的是,我却没有耐性把自己的字练好,更没有勇气将它们写成对联,因而在父亲写对联累了的时候,便故意将那些诸如“出门见喜”“平安健康”“万事大吉”之类的小帖交于我写,我便也认真地写来,权当慵懒之人的练笔之作。如今想来,那些打杂捡漏的时光倒也充满了趣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多商业性的东西开始充斥我们的生活,广告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就连那些春联门贴,也都被各家银行、保险公司、商业机构、甚至是学校幼儿园等单位用来做了宣传工具。当那些缀着各类宣传字样的春联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虽也红彤彤,且花样新颖,楷、隶、行各类字体皆有,貌似也很喜庆的样子,但那些商业性质印制出来的复制品,多少令人少了一些品赏的欲望,而仅仅把它当作了广告宣传品。这样的春联相比于传统的手写春联,其意义和观赏性是大打折扣的。   十多年前,每逢过年,大街上显眼处总能见到现场书写对联的摊子,一对桌椅配以笔墨纸砚,便是一个简单的生意场。几元钱一副对联,现场写,对联内容可任意挑选。去买字的人不少,看热闹的人也不少,大家对写字的人能有如此生意头脑是相当的赞赏,同时也为传统文化能够以这种方式得到传承和发扬而略感新奇。直至如今,似乎再也没有见过大街上有手写对联的生意摊,那些曾经以此来展示特长,也以此来赚得生活所需的人,都渐渐沉寂在了时光的长河里,就连那些售卖对联的小摊上,不知曾几何时,也变得冷清了许多。   当我们走在年三十或初一的大街小巷,目光所及之处,住宅或门店所贴的对联上几乎都附有“某银行”“某地产公司”“某保险公司”等等字样的标志,一看就是免费赠送的“广而告之”。这样的对联,虽省了购买的钱,也省了写对联的麻烦,但却着实丢失了曾经浓郁的年味儿。而做广告能做到如此“惠民”,让人不得不对如今商业时代以利为重的风尚瞠目感叹,同时也为这些印刷品对传统春联文化的冲击而感到遗憾。如今,越来越多的作为小礼品赠送的“广告”对联,让普通的印刷品对联没有了市场,更让传统的手写对联逐渐变得销声匿迹了,不知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文化的倒退。   前年春节,父亲突然怀旧起来,于是重又拿起笔墨,为我们写了红红火火的对联。贴在门上,驻足细品,那飘逸潇洒的行书字迹,那寓意吉祥的祝福文字,都令人顿感耳目一新,不禁让我忆起了很多年前的一幕幕。那时,每当看到父亲熬夜写成的对联,贴满了几乎整个家属院和办公区,总有种蔚为壮观之感,那熟悉的笔墨,每每都令人感到自豪,并由衷地赞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亲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寒暑苦练、临摹升华,才破茧成蝶,在书法的海洋里妙笔生花,练就一手出神入化的字来。有时候我真的极佩服父亲持之以恒的毅力,在那个物质生活贫乏,且上有老下有小的年代里,能在保障生活所需,为老人、孩子和家庭付出极大心血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常年挥毫写字,将挤出的精力用于发展自己的爱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很令我敬佩的事情。   有时我在想,自己之所以庸庸碌碌,或许就是缺乏一种不懈进取的精神,太安于现状,过于听天由命,生活才变得平淡如水。倘若有父亲十分之一的坚持和努力,我想,如今的自己,断然不是今天平庸无为的自己。   是否有一天,我能接过父亲手中的笔,在这纷繁的世间,用一纸春联,描绘对生活的火热情怀?若真如此,我会以真诚为笔,浓情为墨,生活为纸,书写属于生命的精彩华章。只是,春节到了,春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这是个适合放飞梦想的季节,即使那梦想飘渺如烟,即使那个慵懒的自己依然会我行我素。且让这美丽的“中国梦”带我走入崭新的春天,让春天蓬勃的希冀融化寒冬的坚冰,终有一天,看清风拂柳,花开嫣然。   今年,父亲没再写春联,年近古稀的他受家乡父老所托,正在为完成村志而呕心沥血。当家家户户的对联贴起来,红灯笼挂起来的时候,我虽闻不到飘逸的墨香味儿,虽不见那手写对联的刚劲古朴,但却能感受到春天的力量,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切向往。   春联里有着我和父亲的很多故事,也有着时代发展变迁的足迹,自古至今,春联都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梦想和希望,也将古老的传统文化,通过写对联、贴对联的形式代代传承。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感受着新时代不同的脉搏,依然怀念那些手写对联的岁月,那些岁月厚重、温馨,那些岁月充满了返璞归真的淳朴。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