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看点】我的军装情结(散文)

时间:2021-10-22 02:0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国最时尚的服装就是军装。那时候不管男女老少,都以拥有一件军装为荣。当时我正在中学读书,看见有不少同学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来上学,心里十分羡慕。怎样才能拥有一件军装呢?我琢磨了很久。   忽然有一天,我北京的姑奶奶来信了,说想吃莜面,让我寄一些给她。我脑子里灵光一闪:姑奶奶家都是当兵的,他们是军人家庭,索要一件旧军装应该会满足我。于是我赶紧给她寄去五斤莜面,并写了一封回信。信上说,我非常喜欢军装,能否给我寄来一件旧军装。   一周后,姑奶奶来信了,并寄来一个包裹。匆忙打开,看到一件洗得发白的男式旧军装,是战士穿的上面有两个口袋的那种。虽然穿上稍显宽大,但我依然很高兴。姑奶奶在信上说:“家里没有新军装,这是一件你表哥穿过的旧军装。他在新疆当连长,是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指战员,希望你向他学习,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文化知识,将来长大了也去部队锻炼锻炼。”   看了姑奶奶的来信,我非常激动,萌发了去部队当兵的想法。于是写信给姑奶奶,问她能否帮助我到部队当兵。可当时姑奶奶已经从部队退休了,没有办法帮助我。我很失望。   后来,我想,暂时当不了兵也不要紧,只要有军装穿,也是很高兴的事了。于是乎天天穿着旧军装去上学,用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时刻准备着当兵。平时上学的路上,在学校的操场上,我都能感觉到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光。除非洗了不能穿,平时我都舍不得脱下来。在两年多的读书生活中,我一直穿着它。   1971年7月份,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来学校招兵,我赶紧报了名。当时对建设兵团并不了解,唯一能够吸引我的,就是建设兵团的建制跟部队一样,也有连、排、班的建制,每年发一套军装,被子,胶鞋等,和部队的生活一样,当战士每月还发7元津贴费。我想:既然当兵不行,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去当兵团战士好了。   当时来招兵的廖参谋对我们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属于北京军区管辖,平时务农,战争一旦打起来,就打仗,是亦兵亦农的。招兵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严,当时我身体其他方面都合格,唯有眼睛不达标。第一次发红榜,没有我的名字。我很着急,穿着那件旧军装去军分区招待所找廖参谋。我说:“廖参谋,我裸视不达标,可是我戴上眼镜就达标了,射击准确,能消灭敌人就行了呗。”当时在学校有军训课,军训课上有射击成绩,考核的时候,我三发子弹打了27环。我把这个成绩单给廖参谋看。他琢磨了一会儿,让我参加第二轮体检,结果我戴上眼镜视力达标了。于是第二批发红榜,我榜上有名。就这样,我参加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离开家的时候,我穿着那件旧军装,当时它已经被洗得很薄了。就这样一件旧军装,弟弟想跟我要,我还不舍得给他呢!   当我们到达连队以后,连队给我们发了新军装,一个人两套,一套冬装,一套夏装。我们女战士的夏装是女式的,小翻领的;冬装是男式的,有风纪扣的那种。我把那一套男装和军用棉袄寄给了弟弟,弟弟收到这些礼物非常高兴。而那件旧军装,被我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了箱子底下,作为永久的纪念。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在战斗中牺牲了,成了英雄,那件旧军装,一定会出现在兵团的历史博物馆里。真的,那时候的青年,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   在建设兵团的两年多,我不仅仅是在战斗班的时候,几乎每天都穿着军装干活,就是当了小学教师以后,也天天穿着军装给学生们上课。那些牧民的男孩子特别羡慕我的一身军装。上体育课的时候,我身穿军装站在学生队伍的前面,一声令下:“立正!”学生们穿着蒙古袍子,整齐地挺直了腰板,一个个英姿飒爽,都向我投来尊敬、羡慕、佩服的目光。我的自豪感爆棚了!   当我接到厦门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的时候,我打点行李去南方上学,冬天穿的棉衣裤送给了战友,一大箱子书籍送给了连队的图书室。但是那身军装,我是谁也不舍得送。一路上坐火车、坐汽车,我都穿着军装,那些服务员以为我是从正规部队考上大学的呢!   穿着那身军装,就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一路上,我帮助列车服务员倒茶打水,扫地,扶老人上车,从离开内蒙草原到迈进厦大校门,做了一路好事,被列车服务员叫做活雷锋。我心里太美了!太高兴了!   岁月流逝,生活也是日新月异。我的军装已经破旧得不能穿了,毕业参加工作后,我穿过劳动布工作衣、西服、毛呢上衣、迪卡上衣、中长纤维的衣服、皮夹克、羊绒大衣……可是在我心中,哪一件衣服的分量都不如军装,至今我还会经常拿出自己在内蒙建设兵团时穿着军装、骑在马上、背着自动步枪照的相,那真叫一个威风凛凛啊!   照片是黑白的,已经有些发黄了,但是每次看见它,就会想起那些穿军装的时光,想起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