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丁香收获】打火机(散文)

时间:2021-09-23 05:11
  人类对光与火的向往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凿木取火。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取火的方式是多么笨拙可笑,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可是进一大步。后来有了火柴,只不过我最初见到火柴时它的名字还是叫洋火。一个小纸盒里装着许多根纤细的蝌蚪般的火柴,价格只有两分钱。人们曾经用它点火做饭、点灯、点烟等。但它的弱点是装在衣袋里容易压扁,特别是在空气潮湿的日子,火柴不容易擦着。记得小时候婆婆的土灶门前有一个四方形的小洞洞,就是专门放火柴的,估计除了方便使用,就是为了防潮。如今日常生活中虽然使用打火机的多了,但火柴并没有远离人们的视线。几年前,它还走上人们的婚宴席上,精美的包装,写上对新人祝福的话语,几根火柴,两支香烟,人人有份,增添了喜庆氛围,显示了婚家待客热情与周到,只是价格翻了好几倍。   打火机的出现,它颠覆了过去一贯的取火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些诗情画意。有史料记载,打火机是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丹希尔的伦敦青年发明的,后来传到我国,经过持续发展,不断改进,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打火机的主要生产国、输出国,其中电子打火机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据媒体报道,我国生产的打火机价廉物美,在欧美很受欢迎,可欧盟以安全为由拒绝进口。虽然是经济全球化,但各国都有自己贸易保护措施,就是你商品质量没有问题,也可或多或少找些毛病拒绝。例如,我国的猪肉已出口到了许多国家,但欧盟还是没有放行,说是中国的猪福利待遇不行,猪窝里卫生条件太差,没空调,杀的时候没有用电把它打昏就杀了等等。听来可笑,但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认识打火机是在电影中,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故事片中经常就有美国军官或国民党军官使用打火机的镜头。文革期间,在乡下就开始使用打火机,只是做工比较粗糙,用的是打火石,燃料是煤油或汽油,可反复使用,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打火机疯狂发展的年代,做工越来越精美,结构更加合理、燃气更纯净,吸烟的男人如果没有一个像样的打火机好像就不是男人,一见面就要比一个高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打火机已不是单纯的火种,有了更为宽泛的外延,成了交友、送情、收藏的物品。记得乡镇的一位好友曾经告诉我,当年他要到上面争取一个项目,觉得不带点礼品不好与领导见面,就拿出八百多元买了一个打火机。也许那时都赶潮流,让领导的办公桌的屉子里装满打火机,五颜六色、形状各异,让他大开眼界。有的形如弹头或手枪,有的形如铁锤,有的形如酒瓶,有的上面绘有美女图案,有的上面绘有绚丽的风景等等,小巧玲珑精致典雅。外壳上有的是黄铜镀金或镀银。据说有的还镶嵌了数量不等的美钻,大量使用了中国大漆,再刻上精致的图案和纹饰。有的在掀开机盖的时候,打火机会发出“叮”的一声,清脆悦耳,有的还可以调整那声音的频率。除外观,防风,有的火焰是蓝色的,有的则是降红色的。那时的人平均工资只几十元,如果是普通人家,也是玩的心痛。   我是喜欢抽烟的人,衣袋里经常装着一个打火机,它常与香烟相伴,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没有玩过高档的打火机,却见证了它的大起大落,好在它有一技之长,才没有被人们抛弃。其实它就是外表的变化,就像一个演员不时在换衣服,里面还是那颗心,只是如今又回到原位。   打火机从外表看似冷若冰霜的人,可它拥有一颗火一样的心,平时深藏不露,只有人们需要的时候,才会燃烧内心深处的火焰。有时夜深人静时走在山路上,会感到一丝的恐惧与凄迷,如打开打火机,那蓝色的或降红色的火苗,啄破夜色,光明和温暖又回到我的身边。   小巧玲珑的打火机,它用特有的方式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变化,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潮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过去玩的是打火机,现在时兴的是手机、小车,今后要玩什么不得而知,聪明的人类总是生活在浪漫中。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