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江南】离开和坚守,都是生活(散文)

时间:2021-07-27 03:15
  2008年3月的一个夜晚,我躺在床上,毫无睡意。故乡的亲人们正在离开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似乎听见洮河呜咽不止。多少人抹去眼角的泪水,不得不去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的确是一次生死别离,他们中有老人,也有孩子,此生都将难以落叶归根。也许,当我们真正经历了背井离乡,经历了灵魂与肉体的别离,才能真正懂得离别的含义,才会真正珍惜人与人之间相遇和活着的美好。我不能随他们离开,留下来也只是因为生活。   与我而言,党家磨的消失也是一种离开,我应该做些什么。这个偏远而贫穷的小山村,是我的出生地,曾经在艰难的岁月里抚慰过我年少的心灵,在离开的这一刻,我想,应该有人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和喜怒哀乐记录下来,长时间以来,我都是在已经离去的亲人的诉说中感知着他们内心的伤痛,却始终未能见到关于故乡的只言片语。   那么,我愿意用自己的文字,去思考故乡对已经离开和留下来的人们的生命意义,我尝试着将其表达在我的诗歌中。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我和故乡一次次靠近,又一次次感到力不从心。我觉得,可以用其它形式将这种遗憾背后的东西诠释出来,在我多年的写作中,这是一次尝试,它带给我另一种思考和一个重新认识故乡的机会。这是一个写作者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我秉持真诚的写作态度,尽力重塑心灵的家园。   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昔日的家园,长满苔藓的磨盘遗弃在青草丛中,它们亲近过的粮食在另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鸟雀依旧在故乡的上空飞翔,那些收留过它们的屋檐早已淹没在洮河中。当生活逼迫着我们离开故乡,我们不免伤感。然而,生活还要继续,这些回忆将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沉淀在我们的生命里。   我必须重视自己的内心,让思考能够温暖已经离去的亲人。我常常不止一次地想起像狗叔一样的人,他们世世代代守着洮河边的这片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物质贫瘠而内心宁静的日子。而今,他们在离我千里之外的广至藏族乡,顶着凌厉的风沙,在对故乡深切的怀念和眷恋中,继续艰难而崭新的生活。在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们心中,淹没的村庄是他们一生的回望和心灵的家园,也是我写作中的一个精神符号,是我心灵深处不可替代的存在。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村庄的消失和重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都将成为内心流浪的人。而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思考是我们活下去的力量,陪伴着异乡劳作的亲人,也慰藉着像老豆和我一样继续留在故乡的人们,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为更美满幸福的生活奋斗着。   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不断加大对临潭县的帮扶力度,给了我勇气和信心,遂将一些平日写就的散文整理成册。《党家磨》记录的只是故乡的一小部分,是个人感性的叙述,不免浅陋,却倾注着我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对卑微的人事物的关注和悲悯,也渗透着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感悟与体验,有着浓郁的故土情怀和乡愁意识。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故乡的怀念和思考,从我离开的那一刻,从未停止。《党家磨》定稿后,我再次回到故乡,那个午后,我和老孙说起他这些年的漂泊。在写作中,我一直思考时代的变迁对个体带来的生命体验,而和老孙的交谈,让这种思考变得愈加清晰——   无论坚守,还是离开,都是生活。      注:散文集《党家磨》花盛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11月。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