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晓荷·经历】千古青弋江:章渡 (征文·散文)

时间:2021-05-22 01:31
火币网   章渡也是个青弋江边的水码头,老镇子,老得已经吃不动,甚至已经有些惨不忍睹了。每一回我过来,不管人多人少,尤其是在秋冬之际,已不堪那原本清澈见底的水,以及岸边很脏乱的垃圾,除非是在梅雨季节,给流水冲洗而去了。于是很怀念那些老照片,把章渡定格成一种艺术的影像,叫人回味和牵系。   即便如此,如今依然有人时不时地过来看它,那苍老而荒芜的容颜。当然首先是因为它的“江南千条腿”,也就是建筑学上说的吊栋楼了。还有风味独特的章渡酱菜。所以视觉和味觉的享受都还是有的。   2011年的秋天,芜湖广电《新闻频道》段天文君策划了一个《青弋江文化寻源》活动,邀请我一道采风。我于是随行也到了章渡。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了。   章渡距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仅仅4公里,算不上远,也在红色旅游线路上,汽车可以很方便地进出。境内古迹众多,有瑶庄、赤麓山两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香火盛极千年的蓝山岭古刹——耸壁禅寺、李白放歌台遗址和漆林古渡遗址等,大小寺庙及其遗存多达13处,但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替代吊栋楼,替代在皖南,抑或江南绝无仅有的“江南千条腿”。   这千条腿曾经站立许久了。   估计还要站下去。   站成风景。   也成记忆。   镇子是在岸边大堤上建的,徽派风格的老房子很多悬空着,由一个个木头桩子支撑着,形如千万条的腿。也如丝网,绾住人们的身心。在力学、建筑学、美学和民俗学上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章渡老街建于明中叶,是泾县现存最长的老街。背倚美丽的蓝山,李白诗云“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山间耸壁寺,香火旺盛,山下是碧波荡漾的落星潭、安吴渡。做过《泾县志》的清人洪亮吉在《雨霁自落星潭上蓝山》诗中写有:   蓝山新霁后,飞瀑下如龙。引言一行鹭,扶人百尺松。   古怀殊落莫,石屋暂从容。又复萧萧雨,前峰翠益浓。   古镇附近还有“世进士第”、“大夫第”、“卫公祠”、“三娘殿”和“崇本堂”等明清府第及古民居建筑多达100余处。清一色的是皖南精致的砖雕石雕与木雕,高高的马头墙在夕阳余晖里泛着奇怪的颜色。已经磨光洁的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细而窄的街道,使它在皖南的徽派民居中独树一帜,卓而不群。而据说它的斜撑木雕也是最具看点的,花色品种多,而雕工又极其细腻!   水码头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唐代即在此设埠置州,曾管辖三县。诗人李白游历泾县时,曾誉章渡为皖南山区之“西来一镇”,他游览大蓝山后,写下《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的诗。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诗不怎么样,大约只是到此一游的意思,估计诗人是却不过情谊的应酬之作。但倒可以见出章渡周遭景致的盛名来。   抗战时期,章渡曾经是新四军的总兵站,新四军合作劳动服务社所在地,在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的直接组织下,中共泾县临时县委也成立于章渡,使章渡成为当时地方抗战的政治中心。   要说的其实很多,但是大多可以省略。如其拉拉杂杂地写些不着边际的文字,倒不如抽个时间自己亲眼看看。   傍水依山布局,沿江边的房屋一律分上下两层,采用木柱凌空架阁。街上曾经商贾云集,市声若潮,而楼下有浅水一弯,很大的一片沙滩、草地,青弋江水淙淙汩汩的,可以给人枕着入梦。设若那人如我,也是个高阳酒徒,就着章渡土特产酱菜,是足可浮一大白的。酱菜以香菜、生姜、大蒜、芝麻、萝卜条闻名,而我却垂涎于那辣味十足的酱泡尖椒。辣的到位、过瘾,即使眼泪给整下来,也舍不得丢弃。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新四军老将士重返泾县红土地,当再次吃到当年爱吃的香菜时,欣喜不已,即兴赋诗赞道:   驱车又过旧街坊,回味当年意兴长。   酱生姜与香菜美,今朝齿颊复留香。   好不好不打紧,追求的是一种心情。   往事足堪回味。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