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春秋】陪双亲登高祈福(散文)

时间:2021-04-04 00:13
火币网   大年初一我拒绝了同学朋友的相邀,和老公商量陪公婆到外边散散心。以前每次回家都计划好陪他们出去看看,好让他们操劳大半生的身心得以放松,看一看外边的世界。可每次都被各种理由推脱未能成行,其实我也明白,他们无非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增加我们的负担。就像每次电话那头的父母都是会说家里很好不用操心等等,其实他们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再苦再难也不会说一声,好让儿女在外安心的工作,这就是我们的父母。   今天公婆没有抝过我们,终于成全了我的一桩心愿。初一的天气格外的好,云淡天高、和风徐徐,朝阳和煦的阳光铺满喜庆的山川大地。吃过早饭我们便出发了,老公建议到公婆没去过的地方,结果还是公公发话说就到附近转转,他想去看看大雁塔,不用跑那么远。虽然公公也没多说什么,我明白他的心思,他怕远了儿子要多耗油花钱。公公勤劳节俭惯了,见不得我们胡乱花钱,以前每次回家买些东西,他总是说屋里啥都不缺,人老了用不了那些,你们还有孩子上学花钱的地方多了,说得我心里酸溜溜的。今天公公这样说也在我的意料之中,看着坐在副驾的公公背影,霜染的银发,伟岸的身躯何时变得瘦小佝偻。是啊!我和老公相识至今孩子已上中学了,我们在家的时日能有几多?是双亲默默的操持着家务,青丝变白发。老公听公公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点头同意。   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久未出门的公婆不停地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建筑和景致,沧桑的脸庞露出了慈祥幸福的笑容。公公看着周围的变化谈及他年轻时去西安的情景。公公年轻时做小生意,常把一些特产用架子车拉去西安售卖,常常一行几个人沿老312国道步行几天方能到省城。公公说那时候每人一辆架子车,最难走的是田王附近的老牛坡,坡陡道长,一个人根本无法上去。这时他们一行几人把车子放在坡下,齐心协力一人拉后边推依次把车子送上平坦的道上,过了这道关西安就在眼前,到了后再分散开来各自售卖。公公说那时候每月都要去省城几次,对郊区周围的村落地形都很熟悉。当老公指着外边的地方说这里是纺织城,公公喃喃自语道认不得了,认不得了。是啊,西安日新月异焕发出新的活力,公公在时光的变迁中日益老去。他的记忆中烙下了西安老街的模样,老街上消逝了公公青春的足迹。他的这些往事我以前只是从老公那里听说过只言片语,这也是第一次听公公讲起。   在我们的闲聊中大雁塔进入了我的视野。停车之后我们陪公婆先参观了雁塔北广场的音乐喷泉,此时音乐喷泉还未开放。宏伟的广场人流如织,两边的景观树上大红的灯笼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游客在喷泉前纷纷拍照留念。在这个亚洲最大、拥有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世界最长光带、最大音响等世界之最的地方,朴实无华的公婆在这里和我们第一次合影留念。他们显得有些紧张,公婆那双平日灵活劳做的手此刻却显笨拙,永远定格于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那张岁月沧桑的脸庞流露的是幸福的笑容。   穿过广场,沿挂满红灯笼的行道树前行便是大慈恩寺,象征古长安的大雁塔便坐落在那里。这座古代著名的建筑,历经千年演绎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据史书记载: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祈求阴福,报答慈母恩德所造。高宗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为大慈恩寺。唐中宗在位时,每年重阳节都要亲临慈恩寺登高远望祈福吟诗,学士们也纷纷效仿。大雁塔坐落于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购票从正门而入经一宽阔院落至正殿,香烟缭绕,我也佛前一炷香以求双亲家人的康健平安。从大殿一侧前行便是大雁塔,这座阁楼式砖塔呈方锥形,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塔身为七层,高六十四米。置身塔下仰首而望雄浑厚重的塔身直至云霄,更显壮观。   踏着历史的足迹,嗅着佛家文化的气息,临近塔身,门楣石壁上依然可见古人留下的墨迹。这便是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题名”。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唐代岑参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流传至今。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吕游慈恩寺,将名字题于大雁塔下,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新科进士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凡新科进士及第,除了骑马游遍长安之外,还要作诗品评,参加国宴。然后登临大雁塔,推荐善书者将他们的名字籍贯等提于墙壁上留念。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他们之中最有名的当数白居易,二十七岁一举中第,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佳句。   由青砖砌成的拱门进入塔身,塔身四面都有拱门,内有木质的楼梯可登塔顶。登塔的游客有序地进入,我和老公在公婆的身后不停地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常日劳作的父母铸就了他们健康的身体,虽已年近七十但登塔依然和我们不相上下,也去了我的些许担心。步入大雁塔二层,塔室内供奉有一尊鎏金释迦摩尼佛像,是明初珍贵文物,被视为宝塔之宝。塔壁两侧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壁画。游客纷纷到佛像与壁画前礼拜瞻仰。第三层塔室的正中存放着珍贵的佛舍利,这是印度玄奘寺主持悟谦法师所赠。第四层塔室內供奉有长约40厘米的贝叶经,上边刻满了蝌蚪状的梵文,据说当今全世界认识此文的学者不足十位。其珍贵神秘可见一斑。大雁塔的五层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该碑依据唐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李天诏所刻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上有诸多佛教图案,素有“见足如见佛”,在五层的塔室中还收集展出了玄奘法师鲜为人知的诗词。在六层展出唐代著名五位诗人的的佳作,这是诗圣杜甫与高适、薛据、岑参等相约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赋诗序怀,诗句千古流传。   登至大雁塔的最高处极目远眺,古城远景尽收眼底。以大雁塔为中轴线东西南北街道犹如棋盘,高楼间景观树的一片片绿意、在这隆冬时节给这座古老的城增添了新的活力。大雁塔塔顶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中间为一个硕大的莲花,花瓣上有十四个字。连环为诗句,可有多种读法。壁上有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的僧人埋燕造塔的传说,很久以前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南部)的一个寺院内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可吃三净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个和尚见到雁群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吃东西了,菩萨知道我们饿肚子了,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僧众,都认为这是佛祖在教化他们。于是在落雁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取名雁塔。这一传说也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雁塔的由来。   公公远眺如蚁的行人、蜗牛般移动的车辆高兴地说,他当年来的时候这里还很荒凉。无数次和这个神秘的佛教圣地擦肩而过,只是无缘一睹这座古塔的真容。说话间公公露出了舒心的笑,这笑容萌发于他那沧桑淳朴的内心深处。   观赏完大雁塔公婆说有些累了,考虑到他们的身体,此次行程也只能到此结束。虽然仓促短暂,但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那份久违的暖意。站在雁塔下回望那些文人骚客留下的墨迹,心中默念,我无那雁塔题名平步青云的才华;更无玄奘西去取经普度众生的毅力与博爱。我只祈求自己的一份小爱,多陪陪父母公婆,能让他们安享晚年、孩子能健康成长足以。   回家的路上,公婆的幸福都洋溢在脸上。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父母,为儿女无怨无悔的付出一生的辛劳,只要儿女一个小小的善举,陪他们聊聊天,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他们就会感到幸福和满足。我们做儿女的,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抽点时间陪陪他们,别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