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丁香】梦回长安(散文)

时间:2021-03-29 00:24
火币网   昨夜的雨,我枕着唐诗,飘飞在古典的诗行里,走进了长安,又看到她站在辉岩山上,两眼久久地看着我。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悠悠古韵,晨露晶莹,我一袭古典与清雅,顺风而行,飘至大唐古都——长安。   长安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那儿不仅承载了太多文人墨客的思念,还是被赋予了数不胜数光环的诗歌盛世;我心中向往已久的长安,她不但是一千年来诗人们追慕的天堂,还是我生死相依的地方......   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我坐上飞机,到了那儿已是晚上八点。我抚摸岁月的古塔,听见远古的风儿轻轻吹来,有一股笔墨清香。我依稀看到了梦里的长安,我站在古塔前似乎看到了她的倩影!啊,尘封千年的长安,她似乎带着梦一样的典雅,带着诗仙墨迹的余香向我走来。长风里,我凝望历史的陈迹,聆听着古塔上的青铜古钟,一声声指针转动声讲述着我与她在这夕阳下缤纷难忘的故事。   长安的河畔,灯火辉映,风中飘来平平仄仄的古韵,纷纷扬扬落满了堤岸。那青楼里飘出的旋律,可是忧伤的弦歌?载着伤春怨别的诗句,成为千古绝唱。大唐的一切,在梦与醒的诗行里徘徊、吟唱。   夜已经很深,我舍不得拖动脚步回到宾馆。这夜半的风,送来孤寂的冷月,带起忧郁的光波,追逐长空的月华。那醉了的李白,还在诵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篇。   我年轻时总是想,人间四月天的芳菲,岸畔多丽人,红尘似秋水。世间有多少风华绝世的女子,可我却偏钟爱才女,可只是一场无缘的邂逅......   三十八年前,我来这儿采风,遇上湘丽,她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人。那年,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的她才22岁。她的<<梦回大唐>>诗集让她在诗坛已初露倪端,引起诗坛前辈的刮目相看。在那天改稿会上与她相识,她人像她诗一样美,淡雅如仙,清姿如水,如目若秋波、皓齿丹唇的上官婉儿。才短短三天接触,让我怦然心动、满脑子里都是她的身影。在周末晚会上,她舞动霓裳,咏唱她的诗篇,一下子把我带入李杜时代,回到唐朝。一会她又抚琴吟诗,把我如潮的思想逗引得像汹涌江水倾泻而出,我的灵感如闪电,狂放的诗句夺口而出,奔腾开去。我不由自主地用诗与她对唱,化长风,扶摇苍穹;借这长安酒家一坛浊酒,一醉千年……   缘份,是需前世的修炼的。只有错过千年,才能一世长安。记得那日傍晚,我和她站在辉岩山的山顶上,夕阳向我微笑着。我偏过头看她,她的嘴角微微扬起,黑色的眸子淡淡地注视着前方。她似乎察觉到了我在看她,蓦地转过头看着我,她的眸子像闪亮的星星,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她轻启薄唇露出白齿,飘出回我的诗句。那晚她好美,好美,她的妖娆美了整个长安!她的身姿和她的诗一样似乎闪耀在洁净的天空里。   同她在一起,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要离开长安了。我恨不得这改稿会再往后推迟一月,甚至半年!可是......   临走前,她约我去古塔前,那天晚几个小时她什么也没说。我想说,总难开口。最后她遥望明月朗诵苏轼那首《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临走那天,我压不住心中似火燃烧的情感,用诗歌向她表白。她微微一笑,像是接受,又像是拒绝,像她那<<梦回大唐>>的诗,我始终读不懂。我猜无望,那一夜,披衣伏在塔上哭了......   自那以后,回到家里大病了一场,上班说话总有些语无伦次,单位的杨书记叫团支书再观察我几天,说不行就把我送到绵阳精神医院去......   后来一直没有她的音讯,在2008年5月12日那天,汶川大地震中她逆向而行去救灾,不幸被倒塌的房屋砸成重伤。我去看她,她忍着痛从病床上坐了起来,又赠送我她的近作《两地相思》。她留下遗言,如她死了,叫家人把她骨灰送回长安。   我这一生喜爱长安,不仅喜爱它是唐都长安,非汉非秦,只因长安中有我同她的故事。她长眠的影子占满了我的思念!三十八年了,每次去那儿,我都久久不愿离去,纵然那里处处皆是人影,天高云淡,独我与她而已!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