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读故里槐花,聆听生命里最真最美的回声

时间:2020-12-29 01:08
大币   因为《故里槐花》,我认识了赵秀云老师。   赵秀云老师,1986年就开始发表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那时我还是个学生。   有一天赵老师读了我的一篇文章,她写了这样一行文字:读九天老师文章,犹如沐浴在微风细雨中,那么轻柔,那么舒爽,那么陶醉……我想这就是散文艺术。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一刻都不能平静,更多是凝望着一种崇仰。得到老师的夸赞,我却无法平复自己那份蓬勃激动的内心。那是一份怎样的力量,一份怎样的鼓舞,让我看到了文学之于我的一丝亮光与希望。从那天起,我就把老师作为榜样,把老师的话作为前行的力量和动力。   一想到赵老师的故里槐花,我似乎能闻到了故乡曾经满山的槐香。她说,她的槐花情结犹如梦一样美,多少年来一直都在追求她的香魂!我故乡儿时的那片花海,何尝不也是我的一个梦。   我不敢评述老师的文章,我只能偷偷的在心中去膜拜去效仿去汲取她的养分。接到赵老师书的时候,我多次打开信笺,想给她写信,蘸着满满浓情,开了头便要停下来,我不知该怎样写,该写些什么,是感谢还是感激?我说不清楚,仿佛觉得自己的任何话语在那一刻似乎都是苍白的。只有好好向老师学习,学习她的为文,学习她的为人,学习她的为艺术为生命的绽放,这才是当前最要紧的。   接到赵老师《生命散章》一书,感动了好多个日子。我被老师的文字感染了,被老师感染了,因为她的那份化不开了的真心真性真人真情愫。她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经历过生命的燃烧,在生命终结的时候,恐怕会惧怕自己的躯壳化为灰烬。而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释放了光和热,他们会相信,那寂灭之时的灰烬,会是云的衣裳……老师说的多好,她是站在文学的高度,站在人性的高度,把生命的意义诠释的那么闪烁着灵魂的光芒。   文学是要有真情实感的,它不需要文辞的铺排与灿烂。我喜欢读赵老师的文章,主要是她给人一种真,一种善,一种美。这种真是有力量的,从她自然质朴的字里行间喷发出来的,不模糊不做作不繁华,一粒粒文字仿佛一粒粒素颜璞玉,珍贵且自然天成。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就像在叙说着家常叙说着亲情,与你是那样的亲切又是那样的接近,一直能抵达人的内心。老师的文字是温暖的,读着,不只是能温暖人的心,而是能给人一种力量和启示。我不喜欢那种读不懂的文字,似乎艰深似乎遥远似乎是隔了岁月的。我以为作品的第一好,便是让人懂,让懂的人懂。赵老师的文章,让我懂了。我不敢说我读懂多少,我起码读出了她的真,她的善,她的博大,还有她对艺术对人生的那份倾城。我喜欢这种真,就像她的《梦里槐花》。在槐花盛开的夜晚,我读到了她与翔的爱情的甜蜜与忧伤。翔没有回来,伊人憔悴,望穿秋水。有一天,梦里果然出现一个仙境,她踩在一片白茫茫的水面上,周围全是盛开的槐花。故里槐花,早已是印在她心坎里的一个梦。这份槐花飘香里的初恋的美好,是那个情窦初开少女心中无法挥去的结。那虽只是一个旧梦,可那却是一个追梦人的美好开端。还有那个花环,还有那两粒南国红豆。她没有更多的埋怨和仇恨,她伴着它们走过大半生,她愿他一生平安。读到此处,不再能言,我被她的善与美倾倒了。记忆里的槐花,早就成了她心中的一帧风景,定格在岁月深处,还有那个人。守望一树槐花,心底流淌着一种思念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如此的清澈、纯粹与优美。   读这样的故事,我不知该从何处落笔,也不敢写下自己的文字,我被老师那一份心灵的清澈与纯美而震颤了。读着老师槐花样纯美的文字,倾听着老师泠泠作响清澈的回声,我的心海似乎也要絮翻澜涌了。好的文字,只一个照面便能让人要产生情感共鸣的。老师的文字,就有这份魔力,让你看着文字,就要想起花开烂漫的故乡,就要想起年少时那满山清粼粼的的槐花情结。读着,年少时的一幕幕仿佛阵阵蝴蝶翩翩来。想着,心也蝴蝶一样随着花香去。   老师的文章,我虽然读得不多,可每读一篇,似乎都能听到她内心的那份执着与高雅的回声,那是老师生命里最真最美的回声。老师笔下的每一个人,每一道风景,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来自于她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真实的生命体验。那份真是纯情而美丽的,闪烁着岁月的华光,读后无不给人一种生命沉甸甸的思索。   每一朵花都那样的竭尽全力,精神抖擞,从容不迫,坦坦荡荡,向着美的极限绽放。这不就是老师的写照吗?老师真的就像那一朵朵晶莹闪亮的槐花,在生命的岁月里绽放着唯美的光彩。   老师的文章写得如此真情真性,让我开了眼界,更多是让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尤其是做人。感谢老师,感谢故里槐花。此生,只对真和温暖信任。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