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春秋】父亲的书屋(散文)

时间:2020-07-24 08:15
     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或者更恰当的语言来形容父亲的这个房间。如果说是书房吧,充其量只有七、八个平米,我就暂称书屋吧。   说起父亲的书屋,倒勾起我儿时的一段回忆。那时我家住在离市区不远的一个小山村,父母亲当时都在村里的学校教书。全家五口人,挤在一间从姨妈家租住的屋子里,生活虽艰辛,但在孩子的眼睛里却是一段没有忧愁的的时光。记忆犹深的是有一次半夜醒来,睡意朦胧中,看见父亲在台灯下批改作业的身影,小小的心弦被触动了!我想当时的父亲,一定渴望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读书、工作吧!。后来天随人愿,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举家搬迁到市里,父亲在新房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请木匠做了整面墙的大书柜、还有一张新买的书桌,一方简易床榻,终于父亲有了自己的书屋,它伴随着父亲晨昏春夏岁月沧桑。   目光落回早已斑驳的书桌上,左上角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右上角摞着厚厚的宣纸,是父亲用来临帖习字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打开一扇扇透着光泽的玻璃门,父亲的藏书琳琅满目尽收眼底。有文学类的、有书法字帖类的、还有气功和炒股类等,都分类存放易于捡索。   最底层整齐的摆放着气功方面的书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父亲在一本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偶然发现了气功的神奇,便被深深的吸引。就乘兴买回很多气功方面的资料书籍钻研学习,也向身边的练功人士请教潜心修为,渐渐地有了些许体验。后来还经常兴奋地给我们讲些气功的奥秘,可惜那时正处懵懂岁月,对这些不感兴趣,自然也听不懂其中奥妙,只偶尔无聊时翻开,父亲却乐在其中。   再往上一排是炒股类型的书籍,别看父亲现在已是髦耋之年,却是有二十多年股龄的老股民。且不说“股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单说父亲的心态,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像股市行情般跌爆涨停,平和的一路走到现在。每天早上九点钟定会坐在电能前,关注股市行情,记笔记心得。您一定会问,”老爷子赚钱了吗?”据我对父亲的观察,只能“呵呵一笑”。   书柜第三排、第四排是父亲摆放文学类和书法类的地方。这些藏书囊括了从解放初期到文艺鼎盛的七、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些中外名著和人物传记,在我葱茏岁月曾初读《红楼梦》《围城》《呼啸山庄》,诸如此类的作品,虽然不是很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却在心里留下烙印!最喜爱的还是文革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十月》和《当代》还有半月刊《小时文摘》这些藏书见证了父亲几乎大半生岁月。耳濡目染,我从小就习惯在父亲的书柜里搜寻喜爱的书籍阅读,然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等我读完后,父亲总会检查一下,确定书皮书页完好无损方归置原位。   父亲惜书爱书,每每得到一本新书,总会用牛皮纸包上书皮,然后再写上书名以及购买日期。   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父亲,可以说桃李满城。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喝酒、读书、写字,人生之快事”,如今心脏不适不易喝酒,只能弃之而安心习字读书。   书柜的最上层,就是安放书法家们字帖碑文的栖身之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询、米芾的字帖,其中父亲最崇尚赵梦頫的字。不大的斗室,父亲时而挥毫泼墨、时而看书笔记、有时还要接待上门求字的朋友。累了就躺在床榻上闭目养神。   那时父亲刚刚退休,我们建议他办个“书法培训班”,一来可以传授书法知识,二来又能增加收入,岂不两全其美!或者进市书法家协会,那也是立名扬万的事情,不曾想父亲断然拒绝,依旧自得其乐的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   如今的父亲,苍老的像窗外的那棵古树,黄昏暖暖的斜阳照在已经斑驳的书桌上,他轻轻弹去落在书上的灰尘,重新归置放好。顷时,有淡淡的墨香遁入心房。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