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小暑,行走在江南烟雨中

时间:2021-11-26 05:44
  小暑,行走在前往江南的路上。第一站是江北扬州,看见老城区飞檐翘角的楼宇,旧貌新颜,风景依旧,我却以为到了江南。就想起早年难得的一次出差,第一次到扬州,因事急,长江轮渡慢,等不及回一水之隔的镇江老家,匆匆浏览了个园、瘦西湖、平山堂,像王安石当年那样,大有“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此后多次来此,总有这样的感觉。“十年一觉扬州梦”,今又来扬州,隔江相望的故乡,你还好吗?   入住萃园酒店,当地一位村书记请我们吃饭,席间才知道,原来是响水人。一位外乡人,在此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当上村书记,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晨起,走到宾馆庭院,一阵悦耳动听的乐声引我到庭院。循小径随意徘徊,只见园子中央为一土阜,花木扶疏,竹石亭立,小桥流水,叮咚作响,饶有城市山林之雅致。典雅洁净的厅堂居其中,围廊四绕,古色古香。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及至大门外,见到萃园的介绍,才知道,我一不小心撞见了这座东临小秦淮的故园的历史。清宣统末年,我的丹徒同乡前辈包黎先大师筑大同歌楼于此。可以想见当年裙屐琴樽、几无虚目之盛况。民国七、八年间,盐商集资改建此园。后日本高洲太助主两淮稽核所事,借寓园中。抗战时为汪伪师长熊育衡占据,改名“衡园”。解放后萃园改为市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   回身再看那萃园,亭台廊屋,相连相属,古朴庄重。山树池石,红栏环绕,点缀其间。更有3棵百岁以上的瓜子黄杨,至今枝叶繁茂,苍老虬劲,其中最老的一棵树龄达240岁。其整体布局可谓格调高雅,别出心裁,小巧玲珑,尽显江南园林之特色。   一位扬州的政府官员私人请我们吃早茶,什么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水晶肴肉等,一道道上来,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尽显南北兼容的饮食特色。扬州菜的菜品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非常有名的菜品有扬州满汉全席,堪称中华第一满汉全席。我仿佛吃出了淮扬菜深厚的饮食文化和扬州悠久的历史。   吃茶时,主人将他的经历娓娓道来,原来他也是响水人,就想起昨晚那位村书记的经历,简直可写一篇《响水人在扬州》的散文小说。可见,国人早已打破地域、习俗、文化的界限,人不分东西,地不分南北,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突然就下起了小雨,它淋湿了我的发,淋湿了我的衣,也淋湿了我的心。   晚上,我们来到了南京,下塌新街口的一家宾馆,又下起了大雨。临窗眺望,烟雨迷蒙,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遥望镇江老家,儿时的情景像过电影似的历历在目。哦故乡!我又来到你的身旁。   穿行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现代气息扑面而来。穿梭于新百、金鹰等商厦之间,感受到人民生活的幸福,甚至有些奢秽。那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呀!   此行的任务是采访诸位老革命和老领导,当我得知一位领导正在现在的第二故乡时,便急急忙忙赶回。家里也在下雨,是我把江南的雨带到苏北,还是苏南苏北的雨已经连成了一片?呵呵,在这个和谐社会,已经不分苏南苏北,不分它乡我乡了,我的故乡情结应该有所了结了。我打江南走过,这大概就是我此行的一点感悟吧。   当雪山飞鸿文学平台在微信中问起我关于节气的文章时,才知道,原来已经到了小暑节气,我忘了人家的约稿。喜欢写节气系列短文,关于小暑的文章让我给耽误了。哦小暑,我走在江南江北的烟雨中,还是你走在江南江北的烟雨中?在家中急急地敲击键盘,补写下这篇短文,权作交差吧。   2017.7.8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