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山河】《长恨歌》——永不凋零的情曲(散文)

时间:2021-08-31 01:26
     “谁搞的鬼?竟然偷拍我的英语说书《武松打虎》视频,还传到百度。”江南大学洪涛老师生气了,扫视阶梯教室250多名学生,昔日气氛活泼的课堂,顿时,鸦雀无声。   他把目光投向第一排的一位女研究生,还没开口问,她主动站起来:“报告老师,是我发的。向你道歉!”   “蒋芙蓉,早料到是你干的好事。”   新世纪的大学生喜欢洪涛老师的课,无论本科生,研究生,甚至一些博士生也来听课,小教室无法容纳,只好转到阶梯教室。教师们专注论文,洪涛老师犯傻专门研究讨好学生的讲课艺术。    正是人间四月天,清晨的江大生态校园,柳风和谐,是桃李争艳的苏堤春晓?不,那是春桃绽放花园长廊。长广溪流水潺潺,曲水流觞,沿岸芦苇丛生,野鸭嬉水,绿柳低垂,远眺雪浪山,含翠欲滴,一行白鹭腾空而起,盘旋于尚德湖上空。不到六点,洪涛老师来到校园,教学大楼空无一人,转向图书馆前的大花园的英语角,绿树丛中隐现二十多个晨读的学生身影。香樟密林中,头戴小红帽的蒋芙蓉显得格外醒目,洪涛老师把自己掩隐于一颗高大的美人蕉后面,不惊动那位背诵《长恨歌》的辣妹子。“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时新承恩泽时……”   “小蒋,你在背诵长恨歌?”洪涛走过去,细心打量一番这个湘妹子,中等偏矮个头,红润圆脸,一对充满青春活力的大眼睛。   还没等她回答,第二个问题又上来:“你妈名叫毛湘洪,对吗?”   蒋芙蓉大吃一惊:“老师,你会掐算?”   洪涛老师半真半假地回答:“会掐会算,你妈是北大文学专业工农兵学员,没说错吧?”得知蒋芙蓉考博目标已锁定北大文学史,洪涛老师的脑袋“轰”地一声响,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消失,记忆的列车隆隆作响,铺天盖地碾压过来,岁月回忆带给洪涛一股幸福暖流和几分苦涩。   那是1972年,一个北风狠劲吹的寒冬,广袤的东北大地被冻得干裂,不时地发出“嘎巴”的脆响声。车轮滚滚,哈尔滨—北京绿皮列车一过三海关,天色变暗,车窗早被冰霜封得严严实实。知青洪涛有点累,睡意阵阵袭来,朦胧中传来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这是一个空座位吗?”一位身着军大衣的姑娘轻声地问。一条大长围巾把她的脸裹得紧紧的,只露出一对大眼睛。洪涛随意地点头,那位姑娘摘下围巾显露出一张红扑扑的脸,大方地坐下来。那位姑娘胸口闪动北京大学的校徽引来众多旅客羡慕的眼光,她静下心来,细心地翻看《中国文学史》中《长恨歌》的片段。洪涛瞟了一眼:“这不是李大年编写的文学史吗?”   “看来,你很了解《长恨歌》。”   “六年前,早就啃烂这本书。”   这位姑娘对洪涛刮目相看:“你会背诵《长恨歌》?”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君王尽日看不足……”   出口成章的知青引得众人注目。    漫不经心的聊天中,洪涛得知这位学生名叫毛湘红,湘潭人,北大文学系工农兵学员。    洪涛与这位湘妹子的话题吸引许多年轻旅客的兴趣,纷纷围过来倾听。洪涛侃侃而谈:“中国文学有两个源头,远古神话是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的源头。屈原在其代表作《离骚》中把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对建安文学三曹,唐代李白的诗歌,白居易的《长恨歌》产生巨大影响,波及宋代豪放派诗人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戏曲,小说如,洪升的《长生殿》,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现代伟人毛泽东,文学巨匠郭沫若和巴金的作品无不打上浪漫主义的烙印。”   “你是大学老师?”毛湘红吃惊万分,以一种钦佩的目光注视洪涛。   “我们的领导要我们以批判眼光来读这本书,如果你是我们的老师该多好。你还没介绍现实主义的作品呢。”   洪涛冷冷地回答:“我不够格,一个布衣白丁而已,小知青登不了大学讲台。”    毛湘红作出一个令洪涛意外的的决定:“请你到北大红楼作一个中国文学史的讲座。”这个刚毅果断的文学系班长很有威望。   “开门办学,知青上讲台,合乎情理。”洪涛从来也没想过能亲临北大校园,见识美丽的未名湖和雄伟的博雅塔,登北大文学神殿——红楼。   紧跟毛湘红的步伐,首先映入洪涛的眼帘是北大校门,标志性的传统建筑悬挂一幅“北京大学”四个字的匾额。北大的教师和学生以“一塔湖图”来描述校园的景色,语言虽然诙谐,但是非常恰当符合实际。北大的学术大师和莘莘学子把高大的博雅塔说成是一支粗壮的笔,而美丽温柔的未名湖是一只巨大砚台,大师们挥动这支笔饱蘸未名湖之浓墨书写北大辉煌篇章。毛湘红和同学商讨之后,定下演讲话题《<长恨歌>—永不凋零的情曲》,时间,明天下午1:00—3:00,地点,北大红楼第二教室。   北京五四大街坐落着一幢红砖红瓦老建筑,平日里,行人会放慢脚步,对它不断回顾,也有许多人从外地赶来,对它久久凝视,它是新文化的运动的大本营,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人们叫它北大红楼。跟随毛湘红的脚步,洪涛进入红楼,一踏上深红色的木地板,就感觉到历史的厚重和静谧,仿佛红地板能映显出校长蔡元培,文坛大师李大钊,鲁迅,胡适的身影。洪涛怀着敬意,在鲁迅曾经讲述《中国小说史略》的第二教室门口凝视了一会,感慨万分,斯人已去,民族英魂永存。    大约有五十多名学生早已在教室等候,洪涛很从容地开始人生难以忘却的红楼演讲:“各位同学们好,今天我很激动,历史将会铭记这一时刻,一个普通的下乡知青能登上这个神圣讲台,不仅是一个小人物的荣耀,这份荣耀也将属于北大红楼。”    洪涛用一连串提问的方式开始一场人生最精彩演讲:“《长恨歌》中的“恨”字在诗篇有何特定的含义?如何理解诗人白居易爱恨交加充满矛盾的心理?”一个来自山东学员马大伟提出个人的观点:“阶级社会,只有阶级的爱和恨,林妹妹绝不会爱上焦大。”洪涛没有正面回答马大伟的问题,按照自己节奏阐述《长恨歌》:“首先作者白居易不能与心爱之人同衾,长恨在心,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成为作者的一个情绪宣泄口。”    作者尊重历史事实,首阙花大量笔墨讽刺唐玄宗好色,杨玉环持宠而娇引发“安史之乱”祸及自身,如以下诗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翠华摇摇行复止,千乘万骑西南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没有继续批判的基调,马嵬坡杨贵妃玉碎,诗风骤然而转悲哀,伤痛成为主调,巧借李杨传奇叹咏爱情。他脱离历史原貌,不拘泥两人情爱,故事不断升华,有情人终难成眷属,引得普天痴男怨女泪涟涟。       以下诗句足以证佐:       “归来池苑皆依旧,大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此时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室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白居易在叙述过程中运用想象和虚构的手法为情而作,非因私而写,使得诗篇风情摇曳多姿,赋予诗文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结尾段作者运用一系列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情爱诸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含盖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超越阶级性的爱,可追溯到文学的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据此,我们可得出以下的结论:“《长恨歌》描述的爱情是永不凋零主题,因为超越时空和阶层,有爱,就有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请问《长恨歌》的主题有多种说法吗?”天津学员王长顺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洪涛不慌不忙地回答:“是的,有多种说法:1,讽刺说。2,爱情说。3,两者兼之。这就是《长恨歌》魅力所在,每个人可发挥自己想象力,遨游山川,追逐苍穹,回味无穷。我个人倾向爱情说,同学们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全体学员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并非北大无名师,而令竖子成名。    洪涛从历史的回顾中回到江南大学校园,面对惊讶万分的蒋芙蓉喃喃自语:“小蒋,你的名字来自《长恨歌》的诗句:“太液芙蓉未央柳。”   蒋芙蓉扑哧一笑:“我妈特意从白居易诗句挑选‘芙蓉’两字给我命名。”她以试探的口气问道:“老师,北大红楼一别,难道你们就没交往吗?”洪涛哈哈大笑:“萍水相逢而已,那个年头,我岂敢有非分之念。”洪涛承认书信交往长达三年之久,毛湘红不断鼓励我上大学,我太不争气,直到七八年的高考才圆大学梦。   又是一个人间四月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退休后的洪涛老师来到江大校园的英语角参加活动。李佳丽,将赴美留学的博士告诉洪涛老师:“小蒋功亏一簧,初试的专业和英语成绩夺魁,复试也是如此,没想到面试是第三名,与北大失之交臂。令人欣慰的是蒋芙蓉决心去上海打拼。”又是一个桃李争艳的春天,喜讯频传,蒋芙蓉考博梦圆复旦大学。这个辣妹子与来自湖南的同学相恋了。洪涛老师一点也不惊讶,《长恨歌》这首情曲在延续,永不落幕。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