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丁香】“潇湘九杰”武汉游(游记)

时间:2021-06-15 01:05
  元月21日 ,阳光明媚,“潇湘九杰”驱车前往武汉考察学习。途经汉阳兵工厂,曾见电影电视里面的八路军战士装备的枪,很多是“汉阳造”,顿生一探究竟之雅兴。   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于1890年建成。该厂生产的“汉阳造”是张之洞督鄂18年间的一系列新政实绩中的璀璨明珠。 “汉阳造”是德国毛瑟M1888的中国版,由汉阳兵工厂改进并仿制。该型步枪是中国前前后后整整生产了半个世纪,为不徐不疾昌隆匠一种轻武器,使用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是任何一种曾在中国生产过的武器所不能比拟的。 天安门广场矗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很多人专程去瞻仰,拍下每个浮雕上让人热身燃烧的图像,可是鲜有人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下座浮雕里面战士们手中拿的正是“汉阳造”!是它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推翻了千年帝制;无论国民党军队,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是用它历经艰苦卓绝八年,打得果报落花流水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还是它远征朝鲜,打败了美帝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军人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用汉阳造打出了一个又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战斗故事,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   离开令人肃然起敬的兵工厂,我们一路向东,一瞬来到着名的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武汉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上。它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总长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了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建造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大桥将武昌和汉口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 ?游泳》中题写的诗句,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 桥面两侧栏杆,铸有各种飞禽走兽,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有“喜鹊闹梅” 、“玉兔金桂”、“孔雀开屏”、“鲤鱼献莲”等,极具民族气息;桥头堡的堡亭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大厅之中有建桥英雄像大型雕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观看欣赏,追忆逝去的岁月,感触英雄的博大气概。 武汉长江大桥人们并不陌生,但是细细品味感受武汉大桥者并不多。武汉是一个因长江而有精神的城市,听到武汉我们会想起火车头,听到武汉我们会想到长江航道上的渡船。也许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武汉符号,但是长江是永久的,我被武汉长江大桥气势磅礴气场十足深深的折服了,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武汉,一座长江边的城市,其辉煌的历史,孕育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   饱览了武汉长江大桥气势磅礴,欣赏了长江之水的奔腾汹涌,抬头一望,耸立云端的黄鹤楼,气宇轩昂。 黄鹤楼 夜幕降临,“潇湘九杰”来到向往已久的黄鹤楼。 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楼外,铸铜黄鹤造型,一对黄鹤,站立在重叠的双龟之上,那情形似停似飞,另有亭阁、轩廊、牌坊等辅助建筑,将黄鹤楼映衬得更加壮丽辉煌。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山门等,与远处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 它集历史、文化、建筑、审美于一体,是中国文人精神栖息的家园。它吸引着海内外游人的足迹和目光,实乃我中华文化之瑰宝。它享有“天下绝景”之美誉,是为“天下第一楼”,与我们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游历此地,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使其名满天下;更因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久负盛名。 随着游人的脚步,我们慢慢的登上黄鹤楼,人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有的驻足细品,有的举着单反、有的拿出手机拍照。人们沉浸在那名人诗句里,沉浸在那或飘逸、或俊俏、或狂放、或潇洒的书法里。那些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令人眩目,遐思奔涌。   我们站在黄鹤楼的顶端,眺望远处的牌坊楼阁和长江。只见高楼林立于长江两岸,横跨满面的武汉长江大桥上,车辆穿梭,来往于黄鹤楼的正面的左侧,不时也有那长长火车呼啸而过,穿行于黄鹤楼的右侧。 我们拍了几张相片,随着人流缓缓走下黄鹤楼,站在远处,又禁不住回头仰望耸立云天中的黄鹤楼,那翘起的楼角,似振翅飞翔;那精妙的建筑,令我感叹:不愧“天下第一楼”的美誉——雄伟、绚丽、磅礴。 在人群中不知谁惊叫了一声“谁的名字取这么大,一名含三姓!”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行走在“彭刘杨路”,为这路名而震惊。 彭刘杨 据考证,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旗帜的指引下,湖北革命党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是为武昌起义举成功最先献身的三位革命英烈。   彭楚藩原名家栋,字青云,湖北鄂城人。1906年入湖北新军,后考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宪兵营任班长,先后加入湖北革命团体日知会、文学社和共进会,是起义总指挥部的军事筹备员。   刘复基,字尧澄,湖南常德人,21岁时加入黄兴创立的华兴会。参加同盟会后,先后在长沙、上海、武汉从事革命活动。入湖北新军后,加入文学社,被推为评议部长。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被称为“小诸葛”。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委任他为起义总指挥部的常驻军事筹备员。   杨宏胜字益三,湖北鄂城人,在湖北新军当兵期间,加入文学社。根据起义总指挥部的决定,退伍离营,中中和门正街开一小杂货店作掩护,传递情报,联络同志。筹备起义时为交通员,负责起义时的弹药运输。   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3位顶天立地的英雄面对屠刀宁死不屈,于10月10日黎明血洒督署辕门,时年分别为25岁、28岁、26岁。这是个最黑暗、最阴沉的黎明,也是个新时代即将来临的黎明。当晚,在烈士就义的地方,武昌首义爆发,并一举成功,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 为纪念3位烈士,后人将武昌阅马场往西一条街命名为“彭刘杨路”,还先后为他们立了纪念碑,建了“三烈士亭”,造了3烈士塑像,供后人瞻仰学习。   游京城不到长城非好汉,到武汉不游汉街真遗憾。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是武汉市武汉中央文化区的一部分,总长1.5公里,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城市商业步行街,也是世界最长的商业步行街。 主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汉街因楚河而生,沿南岸而建,拥有中国最丰富的商业内容,最多的时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顶级文化项目。 楚河汉街不仅是商业,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工程,经济社会综合效应十分显着。“楚河”贯穿武汉中央文化区东西,是文化区的灵魂。“楚河”全长2.2公里,连通东湖和沙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六湖连通水工程”网治理的首个工程。 汉街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武汉中央文化区的规划设计定位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业内朝拜之地”,将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楚河汉街的完美结合,堪称现代“清明上河图”。 它是武汉中央文化区的“眼睛”,拥有中国最丰富的商业内容,最多的时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顶级文化项目,创造六个中国之最,被誉为“中国第一商业街”。 它是中国最具建筑特色的城市商业步行街,主体采用民国建筑风格,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精致的砖砌线脚、乌漆大门、铜制门环、石库门头、青砖小道、老旧的木漆窗户,我们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到古代。同时,汉街将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在民国风格建筑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汉街的炫丽夜景与楚河景观带、四座跨河大桥交相辉映,成为武汉乃至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夜景旅游胜地,令人流连忘返。   此次考察考证了历史,饱览了名胜;缅怀了先烈,学习了先辈;见识了最新复古建筑,开阔了视野。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收获良多。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