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冰心】冬天的眼睛(散文)

时间:2021-06-06 00:56
火币网   阳历十一月初,在北国,瑟瑟的风己在集结雪的队伍,孤零零的鸟窝悬挂在柿子树梢,暗红的柿叶大多酣睡在铺着麦苗的冬麦田里,还有几枚长寿的柿子是农家人专门给飞鸟留下的念想挂在枝头,老鸦的眼睛盯着的是柿树上最后一颗火红的柿子。在西南,太阳把花城攀枝花划为特殊一寓,晚熟的芒果套着袋子有些像大龄孕妇,站在暖洋洋的山坡上,四处张望,眼睛瞅着主人接生的身影。而在学校办公室里,几十双专家的眼睛在查阅办学水平的各种资料,被检查学校的干部眼晴看着专家的脸色。在悄然降临的冬天,各种眼睛在看着各种事和物,感慨一如静静流动的河水,走在季节的路上,絮絮叨叨。   整整一周,我像被任务抽打的陀螺,忙了整整五天,搜肠刮肚,收集了各种备查的资料,打印机吐出的各种文件挤满了整齐排列的文件盒子,等待督导评估的专家挑肥拣瘦,专家们查阅资料像小时候牛市上买家看牛,掰开嘴巴看牙口,摸摸牛脊猜摸肥瘦,在甩开的袖筒里合牛价,过去卖牛也叫夸庄,体形肥瘦有没有劲适不适合耕地配种,要买家说了算,牛是不能说话的,但可以有表情,牛们真挚的眼光端详着来来往往的买客,却不知命运的变化。迎检时我们的表情是谦卑的,专家的意见认真听,也叫谛听,最好不分辩。周五上午九点,专家们准时坐在桌子前,摘下眼镜听汇报,戴上眼睛翻资料,一上午专家们狼吞虎咽地两三个小时就把“盒山”翻阅勾划圈点完毕,下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快到傍晚,检查才圆满结束,校长宣布“散会"的声音斩钉截铁,像刺拉一声拉开了紧闭密室的窗帘,大家心里一下子都敞亮起来,快步走向那个叫家的地方。   绷紧的神经一松懈,思绪便四处飘散,像风雨过后的柳叶飘落心灵的池塘。我不大爱点评时事,社会的变化实在太快,有些晃眼,情节又常常反转,打脸的事日新月异,信息是一条河,谁也免不了看走了眼,谁都会扮演吃瓜群众的角色,免不了胡思妄想。   我觉得,中国人特别讲情感和仪式感,办事情时事事时时容易拧出情感好恶的水分,评价一个事物喜欢用大而全的标准,常常把目标做为底线来评判人和事,反过来刺激评判者与被评判者说些假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做分析,而不喜欢看事实。其实,我记住一个人,往往是脸上的痣或头上白发或走路的八字步,如果量化出一身不能确认的数字,便谁也不认识谁了。稀少而确信的指标比一大堆是是而非推销辞更能准确表述一个单位的状况。评估检查,本来不复杂的事,却弄得隔岸观花,隔山打牛,从文字里评估学校,不免雾里看山,漂漂渺渺。让事实说话更能反映事实的真相,大数据时代,学校都布满了监控镜头,镜头能忠实地看破人的心思。调来所有监控,统计上下班,看看师生的勤懒;统计学生过分亲密的镜头比例,分析学生中早恋的比例;统计师生致意点头的比率,分析学生礼貌礼仪状况;从走路的姿态和脸上的表情,分析师生的幸福指数,从教室的监控统计学生打瞌睡玩手机的比率;从教师进教室门统计上的什么课统计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冰冷的数字后倾注人的热心和效率,分层分类计算统计表情与脚步的频率,不打招呼走进课堂,与师生交谈,收集一线确定的信息。确定的数字不要全面,只要确信就能够判断一个学校的办学能力,学校自已提供的材料像花瓶的塑料花,各种捡查评比把学校逼成了应急部门,脱离了教育潜移默化的育人特点,这是用非教育的方式办教育,让教育者莫衷一是,愁眉苦脸。   这些感慨都是第二天在攀枝花公园独自散步时泛滥的。公园合欢树蛾眉般的叶子悬挂在碧蓝的天上,偶而飘来的云朵自由自在,蓝楹树稍上己有些枯技,从树底下望去,枯枝上的云朵像孩子竹签上挂着棉花糖,游园的人们看着景色,脸上写着惬意,所有的不快从不带进园里。只在早晚的寒风中,季节的眉目才有些清晰,时间无言地解释着所有的变故,像一根找不到头的射线。春天灿烂的花草是季节的笑脸,夏天繁茂的枝叶是季节的身材,秋天的风声是季节的耳朵,冬天的肃穆是季节的眼睛。   在这旷远寥廓的天幕下,冬天的眼睛静穆而执着,透过了繁花似锦的春天,穿越了蝉声聒噪的夏天,越过了风声萧瑟的秋天,这是冬雪降临前的哨兵。冬天的慧眼明亮而寂寞,在种子的萌芽中吸收着希望的营养,根的生长永远是悄无声息的奉献,只有冬天的眼睛看得到根的挣扎和挣扎中的希望。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