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山水】卧心尝“莲”(散文)

时间:2021-04-14 01:09
火币网      前不久,席先生孝华将朱湘的《采莲曲》谱为女声独唱。对于音乐,本人实在是个门外汉,不知音乐人怎么将那1234567乱排一气,编出的东西,竟然“绕梁三日”,并让人“三月不知肉味”。我想,席先生的这首歌也一定如是,因为他实在是聪明绝顶。不过,有一点遗憾必须指出,采莲是盛大的事,也是快乐的事。既是快乐的事,当然要与民同乐,席先生何以将歌曲让一个女子独唱,而不让万人合唱呢?   在采莲这件事上,朱湘应该是一位高手。不信,你看看:   小船呀轻漂,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在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生,波上抑扬着歌声。   ……   说朱湘是一位高手,不是因为他在采莲时收获颇多,而是他在采莲的歌声里采得了爱情。这样的好事,仿佛从古到今都如此。南朝那个采莲女,也是采得了满船满舱的相思,“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莲女如是吟。用心听去,便觉得那开遍天涯的莲花哪里还是莲花,分明是女子的一腔艳艳的、柔柔的情怀呀!   今天的莲子依旧象古代那样清醇,不过,象古代那样清纯美好的爱情现在已不多见。所以,现在的人多不快乐,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婚姻。这个社会,婚姻是有的,美女也是有的,但没有的恰恰是那一份清纯。荷的清纯久而会澄清池中的水。荷塘中的水多是幽幽的清,幽幽的静,仿佛不是她养着荷,而是荷净化着她。世上如果缺乏清纯,那么,世上剩下的,还能有什么呢?只能是——污浊。是生活在污浊之水中的鱼快乐呢,还是生活在被荷净化了的水中的鱼快乐呢?我想,这个问题不光鱼能够作出回答!   几年前写过一篇《莲池洗思录》,那时的莲池也只是铺在学校里作莲花状。那个时候,池中尚没有莲,只是一汪碧碧的水。但因佛的关系,便觉得那水纯得很是虚静无为,满池漾着的是净怡。   现在,池中已经伫立满了莲,挤挤挨挨,耳鬓厮磨,那么亲密。叶和叶很是亲切,花和花很是和美。莲花盛开,就是荷的一生的梦。一到夏天,那莲蓬就会很骄傲地高擎在荷叶之上,展示自己最清纯的成果。到了这个时候,正是采摘莲蓬的时候,也是吃莲子的最佳时间。   古人的采莲并非撷取莲花,而是采摘莲蓬。中国人虽然讲究大雅大俗,但还没有看到哪个人掐一朵莲花戴在头上招摇过市,去卖弄风骚,也许是因为莲花过于肥硕,或者是因为莲花过于艳丽。簪花于头,不是顶礼此花,而是要以花衬人,如果花比人妖娆,那就完全违背人的心思了。当然,有时赏红莲,便溢出些丝一般恹恹的想法,觉得她那样高挑地在风中摇曳,是不是太张扬了?不过,回头想想,也许红莲是对家族的反动,张扬正是她所追求的快乐吧?   然而,莲子全都是清雅的。作为莲花之心的莲蓬,幼稚的时候很惹人疼爱,形状圆圆的,那么精致;皮肤腻腻的,那么柔美;色彩黄黄的,那么淡雅。等到花瓣摇落,莲蓬越长越大,先变为陀螺,再变为蓬头,外形越变越丑。这个时候,她纯粹是一位怀孕的母亲,虽然形容不很雅观,但那脸上洋溢着的,是亘古不变的幸福的微笑,那是生命在体内开花的甜蜜。不过,她那清清的色彩始终不变,保持着母性的那一份恬淡。   而莲子,圆圆胖胖的,是那么小巧玲珑,顶上的黑点,仿佛雅致的美人痣。剥开莲蓬,那莲巢细腻淡黄,团团地护着莲子。莲子下有一丝细细的脐带和养育自己的莲蓬联系。莲子的外壳,上端碧绿,下端青黄。剥开壳,尚有一层薄薄的膜,粉白中洇染些紫晶,似有若无,显得悠闲淡远,那感觉让人无法掩饰,是一种亲吻小儿女肌肤的怜爱。于是,我便将这膜称为“娇儿肤”了。   去膜的莲子,粉白粉白的,呈一种内敛的纯洁。含到嘴里,那一缕清凉从唇齿间慢慢洇开去,直沁到心脾中。细细咀嚼,开始觉得木木的,继而便有一脉若有若无的芬芳甘美散发开来,像那采莲女在荷塘深处吟唱的小曲,柔曼婉转,飘逸幽静,细若游丝,用心去听,了无音响,散漫去品,却又萦绕在心上。让人快然自乐,陶然自醉,真想化着一只蜻蜓,卧入莲心,慢慢品尝那一份不可多得的澹泊。这个时候,莲是快乐的,人也是快乐的!这个时候,你再去欣赏那《采莲曲》,就会觉得,自己已不在纷纷扬扬的红尘中,而是活在虚静无为的时空里,独享着超然的快乐,始让人感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妙,也始能和席先生孝华去奢谈音乐!   尝莲,最好是高卧莲心!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