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流年】岂独伤心是小青(散文)

时间:2021-01-09 01:29
大币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冯小青      杭州西湖边有两座令人景仰又悲叹的美人墓,一座葬的是南齐名妓苏小小,长眠于西冷桥畔;另一座葬的是明朝怨女冯小青,长寂于孤山脚下的梅树丛中。两座长满青草的孤坟,给本就富有传奇色彩的西子湖畔更添了一丝凄美。   冯小青,名玄玄,字小青。明万历年间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不仅美丽可人,而且善于工诗词、解音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父是广陵太守,母亲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善于舞文弄墨、抚琴弹弦,小青又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说到这里,可想而知小青日后的命运应该是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儒雅公子终生所约,永结为好。   直到冯小青十岁这一年,太守府中来了一个老尼,道破:“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   冯母不信,冯父也觉荒谬至极,他们觉得,在他们的庇护下,爱女不可能受到任何伤害。   世事难料。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夺得了建文帝的皇位,冯小青之父作为建文帝之臣,难逃一死,诛连全家被杀。年方及笄的冯小青当时恰随一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幸免于难。慌乱之中,随着杨夫人逃到了杭州,寄居到与父亲有过交往的富商冯员外家中。   从冯府到冯府,身份地位却已然变了,从潇洒明媚的太守千金明珠,到谨慎小心的寄人篱下孤女。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去年上元节小青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今年上元节已然物是人非,尽管还是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可别人都是团团圆圆,唯有自己竟成了这世间的孤魂野鬼。等到晚些时分,人都散的差不多了,她才小心翼翼地出了门。   “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这条绝句体的灯谜出的绝妙,更妙的在于,这不正是冯小青内心的写照吗?她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世外仙姝的寂寞被冯家少爷冯通尽收眼底,早就听闻家里来了一个落难的小姐,今日一见,果然温婉灵秀胜过其他女子千百般,面上的愁容又不禁让人生出一种怜惜之情。奈何冯通已经娶妻,若是自己那媚俗霸道的妻子能有眼前这位姑娘一半的好......   冯通走了过去,从迈开步子的那一刻起,他无可推卸的改变了小青的命运。   “姑娘是否已经猜中了这则灯谜?”   小青警觉地抬起头,娇喘微微,泪光点点。在灯光的映照下像是银河的迢迢织女星从她眼角流出。小青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男子,清新俊逸、举止不俗,竟不似富商之子。而想必此刻小青就是冯通心中的皎皎河汉女吧。河汉清浅,星辰清秀。二人只相隔盈盈一水间,此刻竟脉脉不得语。   小青脸上一红,低声答道:“可否是红烛?”冯通含笑点头,赞道:“姑娘好悟性。”冯小青低头逃离开,衣带飘飘,上面绣的是梅花。   借得梅花一缕魂,可不就是她。   几日后大雪,冯小青屋外的白梅正迎雪吐蕊。小青自幼就喜爱梅花,在广陵旧宅她的闺阁前就栽了许多梅花,如今虽独在异乡,却又见熟悉的景象,原本沉闷的心情开始放晴。   雪霁,梅花在阳光下孤芳自赏。   找来白瓷瓶,仔细收集梅花瓣上的积雪,存放起来,待到闲时烧梅雪茶。不期而遇的,冯通走了进来,两个爱梅的人相视一笑,一同收集花瓣上的积雪,一同煮雪品茗,一同谈论诗词,茶雾蒸腾而上,氤氲了整个屋子清香四溢。   冯通向父亲提出了纳妾的要求。冯员外原本对聪明可人的小青就颇有好感,加之冯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婚后三年不曾生育,因此爽快地应充了冯通和小青的婚事。   原本的千金小姐嫁给商贾人家作妾室,自然是委屈,可是冯通对小青极好,知道她不甘寂寞,几乎天天都陪着她。知道她口味清淡,特意让厨子另外烧一些合小青口味的小菜。一个男人温柔细腻于此,这个女子也不失为是幸福的了。   “洞房花烛夜”的烛,“共剪西窗烛”的烛。那则似乎是预示着未来的灯谜,却悄悄的发生了改变……   好景不长,二人新婚后不久,冯通的妻子就对小青处处刁难。因受制于崔氏,冯通很少有机会来冯小青屋中陪她。小青重新又落于孤寂中。   一天,崔氏带小青去杭州寺庙集中的天竺进香拜佛,崔氏突然问小青:“有那么多的佛,人们为什么偏偏喜欢拜观世音菩萨?”小青不假思索的答道:“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崔氏大笑着说:“我也像她一样慈悲。”于是她在孤山为小青置办了一套房子,让一个小尼姑陪着小青一起住过去。崔氏又发出一道严格的命令:不许冯通去找小青,即使去找了,也不许他进门。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岛屿,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因为是林逋的隐居之地,所以这里还保留了大片的梅林。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孤山不孤,小青却是孤独的。孤山的美景给不了小青任何安慰。“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顾影自怜的小青每天只得借诗消愁,湖水是冷清清的,人也是冷冰冰的。   牛郎织女一年来还终能有一见,而他们呢?   小青累了,每天只吃少许梨汁,气息奄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病重本不宜劳神,偏又在一个风雨潇潇之夜于书卷中捡出一帙《牡丹亭》,挑灯细读。   读至“寻梦”、“冥会”诸出,柳生有情,丽娘复生。“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小青不禁废卷而叹:“我徒问水中之影,汝真得梦里之人,是则薄命,良缘相去殊远。”   及至此处,早已潸然泪下,遂拿起笔,一挥而就写下:   冷雨幽窗不可聆,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从此,婢女从来的药都被小青倒于床头,她只愿净体皈依。   小青的病越来越重,然而她却依然明妆冶服,不曾草草梳裹。   忽然有一天,她对婢女说:“不惜重金,为我觅一良画师。”   小青整理好姿态,坐在堂前。画毕,小青揽镜细视:“只画出了我的形,却没画出我的神。”第二遍,小青再看,“只画出了我的神,却没画出我的风采。”第三遍,小青与老妪指顾语笑,或扇茶铛,或检书帙,或自整衣褶,或代调丹碧诸色,纵其想会。须臾图成,果然形神兼具、呼之欲出。   小青爱极了第三幅画,挂在榻前。一日,把梨酒供奉在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   慧极必伤,深情不寿。   果然,老尼的话,一语成谶。   冯通听闻小青的死讯,不顾崔氏阻拦,踉跄赶来,喊着:“我负卿!我负卿!”冯通把小青的诗稿珍藏起来,不料,被悍妒的崔氏发现,竟把这些诗稿全部丢在火中。冯通奋力抢救,才勉强抢出一些零散的诗稿。将它们结集刊刻行世,书名就称《焚余稿》。   小青说年幼时做过一个梦,梦到手中拿着一支花,片片花瓣随风掉入河水中。有人说,冯小青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的确,年幼时的佛缘,却依然恋着俗世;中途家道中落,寄人篱下;结局郁郁而终,“质本洁来还洁去”了。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南京博物院的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中的潇湘门后,是书画诗词,还有冯小青的简介......   一场葬花梦,几滴泪儿流。若能重来,愿你不要在红尘中奔走。独对青灯古佛,再也不要带一丝爱恨情仇。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