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风恋】社公祭(散文)

时间:2020-12-06 00:19
火币网   品味社公,就是记住历史。品味社公,就是记住恩情。品味社公,就是记住根本。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广西梧州市长洲区泗洲岛村民世代传习下来的祭社,家家户户都去拜社公,这是一种民间祭祀习俗活动,既有十分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深深地隽刻着人们对美好的憧憬与烙印:祈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题记      太阳升起,阳光斜穿竹木,若隐若现。清风拂过,百鸟齐鸣。今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辰时,我应泗洲岛村委会陈主任的邀请,看一看,春的舞蹈和画卷,走进泗洲村,品味社公诞。   品味社公诞那绵长的历史芬芳,如一坛千年的老酒,馥郁的醇香让我陶醉。    “社公”不是指人,是一种神灵,虚幻的,和西方国家称的上帝差不多。泗洲人认为社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虫灾及人畜瘟疫的神灵。悠悠岁月,泗洲村千年,大大小小的社公、寺庙就建有近三十座。或许这是周边县城乡村中最多“社公” 的一个村。因此,不难理解泗洲岛村民对乡土的一种深厚感情,他们用最淳朴的方式拜土、祭社公,牵扯着每一个泗洲人的魂魄。   那天,硬化了的乡村道路上小汽车、摩托车以及步行的人们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有几个在广东的打工仔开着“宝马” 回来,喇叭一响,屁股冒烟,也为泗洲村人长了不少脸。他们刚下车就唱着楚国时代诞生了的下俚歌谣:   泗洲是个好地方(力叻),   哥哥是个好儿郎(下俚)。   哥撑船来妹种菜(力叻),   一家老少康乐长(下俚)。   转瞬,他们纷纷对我点头微笑,我们并不相识,却对我都欣然接受。此时此刻,我看到人们的表情已不如几年前那般僵硬,笑容被春风融化,变得和它同样和煦,倍感亲切。也不知是否是身处泗洲岛的缘故,总之是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或许他们多年在外拼搏,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品味了人生的颠沛流离;品味了生活的喜怒哀乐;也品味了人生的幸福美满之故。当他们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园,第一站就是到社公面前虔诚地拜了三下,情不自禁泪流满面。也许“一块石头、一枝香、一杯酒”都是他们对故乡不曾割舍的“一生情”。社公是一首歌,社公是一句诗,社公是一阕词,社公是泗洲岛村民缠缠绕绕无法忘却的思念。   泗洲岛的社公,多半造型简单。路口或村头、村中、村尾由几块石头围砌的;也有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高度不到2米,面积为几平方米);大树下设社公,内供石头,那块石头就是代表了社公,石头上盖红布,摆个香炉。然而社公看顾着村庄土地,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却未闻社公抱怨和报复。   社公,像一本发黄但青春的书,被一页页翻过,旧的一页被新的一页取代,翻新的是内容,不变的是主题。   时光回溯到四十年代, 1944年至1945年间侵华日军步兵驻扎在泗洲岛江边。当时日本兵想夜里扫荡村子,在通往村子的每个路口上的“社公”,鬼子就在那里被村民布置堆如小山的荆棘拦截,那些鬼子士兵怎么也冲不入村,每向前移动一步,脚底就会被莫名的东西刺伤,附近的村民被这些鬼子的叫喊声惊醒,马上召集所有的村民一起燒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吓得鬼子连夜丢盔弃甲(2007年1月28日,人们在泗洲7组码头沙滩里,发现了侵华日军遗留的一批共17枚迫击炮炮弹)逃跑。于是,第二天,当人们经过思考觉得鬼子不可能没有一个可以冲过那些荆棘,而且还受伤严重,后面的鬼子都不敢往前,他们觉得是得到了“社公”的保佑。赞“社公”在抗日时期“立功”了,因此,这段传奇故事就成为了这个习俗新的含义。时光回溯到明清科举时代,泗洲岛就培养出举人10人,还有200多贡生秀才,更有罗家一门四举人的佳话,这是一种怎样的不懈奋斗。至今乡亲们还保留着祖先的活动,即使它依然保留有原来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以此缅怀他们。   谈到社公,我欣赏与社公相伴的不同地段的几棵老树,它们都是村里的守望者。让人想着出门在外,还是先得保个平安,且不管有没有什么出息。至于树下的社公,还是那样的简陋,但从插在那里的燃过的香以及暗淡残破了的纸片,便可看出仍在接受敬意。记得小时候走过有杜公树那地方,脚步都会轻一些,仿佛会有什么得罪似的,我心里总是留出了敬畏,或者说让我不敢造次。料想要不是神灵的依托。它们不会长得那么老,也许早就被砍了。这些社公树是活着的画、凝固的诗。它遒劲挺拔的躯干,婆娑如盖的枝叶,总让人感觉到它的坚韧、顽强、催人奋进。亊实上,这些社公树是历史的见证,阅尽了世间风云,经历了沧桑巨变,以其特有的风姿体现了泗洲悠久的历史,以其丰厚的内涵展示了泗洲灿烂的杜公文化。   社公诞前一天,村里的各族负责人到各家各户去收集香纸蜡炮钱。这种钱没有一户不敢不给的。村民很自觉。只怕社公不保佑他。只有给多的,不能给少的,有的户给五块、有的给十块,都希望来年六畜兴旺,能发大财。拜社公全族人都要去,一个都不能少,去的时候人人得拿一样东西,不能空手,有的抬着全燒猪,有的拎鸡、茶、酒、木耳、慈菇、粉丝,有的拎水果、饼干、糖果,有的拎糍果(糍粑)、白印糍、油炸榄子、牛耳、麻花、糖环等。小孩喜欢拿鞭炮,到时还要排队,有的争着来前面,说是早来早发,人们将祭社供品放在社公前,点上香,倒上酒,老人两手抱前许愿,你想要什么你尽管说出来让社公保佑你,倒上三次酒后烧纸放鞭炮,全族人向社公拜三拜。在社公前留下一些供品,不能拿完,还放一些公德钱。回到家后人人得吃一样去拜社公的供品,保佑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小孩学业有成。   在一座杜公面前,我目睹一群泗洲人,她们毕恭毕敬地双手合十后,嘴里唱着下俚歌。一位中年妇女音腔激昂,一边拜社公,一边唱:   拜社公(力叻)   社公主宰我土地(下俚)。   我劝儿女读好书(力叻),   读书种出幸福树(下俚)。   读好书(力叻),   读书养出快大猪(下俚)。   知识改变穷命运(力叻),   知识是颗夜明珠(下俚)。   一位中年男子尾音衬词有力:   过去出门靠渡船(力叻),   如今汽车到我村(下俚)。   一座大坝通南北(力叻),   滚滚洪流能发电(下俚)。   又唱:   惠农政策不寻常(力叻),   种田不用纳税粮(下俚)。   畜牧渔业有补贴(力叻),   村民发奋奔小康(下俚)。   ……   看,他们这样在社公面前唱,或许唱给社公听,感谢社公的厚赐;或许唱出心底最朴实最真诚的心声和渴盼。以歌祈祷,借歌抒怀,以歌传情,这是泗洲人“祭社”有别于其他地区社公祭的一个显著特点。然后她们又很虔诚地拜了三下,只听见一个阿姨对着在一旁坐在地面、翘着二郎腿的小孩说:“你这祥像什么样子,做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翘二郎腿,快來拜一下社公,保佑你快快长大,聪明伶俐。”小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上完香之后的一个重要仪式是要放鞭炮,一串红通通的鞭炮高高地挂着用竹杆在社公前面。村民有的自己捂耳朵,有的帮小孩捂耳朵,有的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鞭炮徐徐地往上燃走的,当听到最后的一声洪亮的巨响之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满地瑞气,每个村民都欢呼鼓掌,场面十分热闹。   酉时开始,灶煮“百家饭”,烧水杀鸡又体现出他们知恩图报、淳朴憨厚的美德。桌上的菜种类还挺丰富的,有鸡、有鸭、有扣肉、有鱼、有虾、有冬菇……一位在广东打工回來的年轻人吿诉我:“吃饭的时候,无论我们的肚子多么饿,只要族里的长老还未到席,我们是不能吃饭的。长老到席后,他不动手拿筷子,我们也是不能先开口吃的。平日有长辈来家作客,要起身迎接,要主动让座,主动倒茶递水,主动问候。大人说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他又说:“听长辈讲社公托梦吩咐过他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 的故亊,真的很灵。”说着,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太公分猪肉”,也就是把拜过社公的猪肉切成小块,在席间分给每个人一块,寓意每个人对“太公”留下来的东西都“人人有份”,在“太公”的庇佑下过上幸福的生活。饭后,一位大爷手捋下巴,下俚歌声即起:   2016好兆头(力叻),   生态新村好泗洲(下俚);   村容村貌换新颜(力叻),   精神文明更创优(下俚)。   一位大姐毫不相让,答音随上:   盛世泗洲添国色(力叻),   玲珑宝岛着锦裳(下俚);   美丽乡村树典范(力叻),   实现小康谱新章(下俚)。   瞧,泗洲村民随口而出的下俚歌唱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赞美!而原始的下俚歌,带着楚辞的遗韵,或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在泗洲村上有着最真挚的传承。   这一次走进泗洲村,见识了泗洲人拜社公的场面,受益匪浅 。我深深地体会到泗洲人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念旧、思祖、安邦、报国”观念由此激发升华,化为社公前的袅袅香烟,飘向空中,飘过泗州,飘向全国,飘出海外。泗洲人祭社民俗,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认宗祭祖,也不是求神拜佛,其被祭祀对象超越了血缘的关系和迷信的层面。祭社作为英雄崇拜的一种形式,蕴含着强烈的民族信仰和民族情感。   尊重民族习俗,铭记历史,保护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才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建设有历史、有人文的新型城镇。大拆大建、大破大立、抛弃历史,终将被历史抛弃。这样的现代化、城镇化,走不远,也走不好。记住社公,拨动了无数人的心,也给城镇化规划者、建设者提了个醒,需要他们科学合理规划,多听百姓意见,多听专家建议,建设出一个个更美丽、更现代、有传承、有记忆的特色新城镇。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丹枫】这个日子(外一章)

    无论是现实的工作,那个农耕时代淳朴没有了,混得如何……,快乐,到北京,那时候没有,发表...

  • 【丹枫】自来水(散文)

    初见自来水还是在我小的时候从邯郸的姥娘家回到通县县城上小学,在姥娘家的时候,往东50...

  • 红叶飘飘

    历经几十年,表现着快乐,红叶轻轻地拂动着,甚至在红叶飘零的一瞬间,源于它承载了太多太...

  • 宿一夜乌镇,枕一榻江南

    每一处风景在这个时代,也是如今已经被称为景点游玩的地方,可是这仍然也是很多人生活的...

  • 【星月四周年】回眸2017 展望20

    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过着冰火两重天的生活,我没听过音乐,怕调剂到孩子不喜欢的专...

  • 我与跑步

    正式,我所在的那所乡中学,跑步是当时每一位学生必选的项目,也勉强地通过了那次体育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