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回归】永新拂晓(散文)

时间:2020-10-03 00:38
     丘壑交错,林木青青,在川东北地区,永新的地理特征与邻近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的不同,甚至天边那一缕晨曦都是那么的寻常和熟悉!   “包谷,包谷……”循着一只包谷鸟的叫声,我徜徉在混凝土硬化过的山道上。晨光微露,东边的天空泛着一层红晕,犹如一张羞涩的少女面容。号称“中国米枣之乡”的永新,山上山下,不出意料的便是那数不尽的枣树,在这初夏的早晨,一粒粒青涩的枣子已经悄然挂在了枝头。   枇杷早已成熟,一串串金黄的果实从绿叶丛中伸出来,有些招摇地炫耀着自己的风姿。此外,还有成片成片的桃子、李子、核桃、石榴、杏子等果树,如一幅幅斑斓的图画,气势恢宏地铺展在这一片广袤的大地上。凑近一看,那一颗颗果实正如一双双孩子的睡眼,在这黎明就要来临之际还眷恋在昨夜的梦境里。那经过精心打理的庄稼地泛着一层层新绿,豆角、黄瓜、茄子已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渲染着生活的滋味;更有那拔节生长的玉米,在轻柔的晨风中舒展着片片“羽翼”,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   百鸟欢唱,山野里一片沸腾,几个晨练的人们正信步由缰地踱着步,朦胧中一只花狗突然窜到我的身前,“汪汪汪”地叫唤不停,一个健硕的身影立即从树林中钻出来,大声地喝止着花狗,并对我这个陌生人投下专注的一瞥。   这次永新之行,我是应一个朋友之邀,作为他的5G基站建设顾问来到这里的。项目还没有开始,但在这一个巨大的产业园里,我已经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气息,栽种、剪枝、护果等等,没有一个环节不包含着科技的含量。是啊,不止是永新,即使是我那处在大巴山腹地的故乡,如今传统的小农经济早已不再,新时代的农民头脑里都装进了科技和市场经济的知识,用时新的目光重新规划和打造着山野。   天色渐亮,空气里更加洋溢着一股股清新的味道。回转的路上,那个健硕的身影似乎是在刻意地等着我,目光中含着一种好奇,那样子分明是想要与我做一番交流。花狗再次“汪汪汪”地叫唤几声,在他的训斥中才扫兴地停了下来。我站定身子,向他做了礼节性的问候,我们的交流从此拉开了序幕。   你好!你是哪里人?   不远,南充市。   大清早从哪里过来?   我指了指朋友租住的房子,说明我昨夜的住处。   你们是不是为修建5G基站而来?   是的。您也听说了5G?   这么大的事,怎么没听说?报纸上,电视上早就有了传闻,而今就要变成现实了。他的话语中含着一份惊喜,也有一份感叹!   5G对您有什么现实的作用呢?鉴于他的农民身份,我的问话中隐含着一份疑问。   5G好啊!有了5G,以后的生活就大不一样了。他的回答让我感到有些惊讶。随后他将听说的5G好处一一向我道来。   简短的交流让我对他有了别样的认识。兴之所至,我拿出手里的5G手机,将身边闪烁着金光的枇杷果实和晨曦同时框进我的手机镜头,并立即通过网络传输了出去。   你也喜欢摄影吗?   随兴而做,谈不上喜欢。   把它变成一种兴趣和爱好吧,很有意思的!   怎么,您喜欢摄影?   我是绵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呢!   就您?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有些不敢相信他的话语,眼睛一亮,不由对他刮目相看。我将心里的疑惑掩藏起来,用敬重的语气送给了他三个字:了不起!   似乎受了我的赞扬和鼓励,他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说自己不仅买了两个单反相机,还买了航拍机,每到季节转换和天气变化的时候,他就会拿出那些摄影器材开始工作,拍摄的好照片已经不下千张。   摄影家?农民?我对他一般的敬重瞬间上升到了惊愕,一时之间怎么也难以将两者的形象糅合到一起,若不是活生生的事例摆在眼前,我只会相信这只是一个纯属虚构的传说!   为了拉近我们的距离,我主动表明了我的身份——作协会员。他用审视的目光扫描了我一眼,也回敬了我三个字:了不起!   两个艺术的灵魂碰撞在一起,话题更增加了不少。他翻出手机里的一张照片让我欣赏——湛蓝的天空中,一轮朝阳冉冉升起,镶嵌在几片模糊的树叶中间;一只灵巧的小手伸向树枝,将那轮朝阳轻轻托起。他问我朝阳代表的含义,是晴朗,是果实,还是爱心,甚或是希望?我回答兼而有之。他呵呵一笑,赞扬我说:“不愧是文人墨客!”   实话说,尽管我的血液中有那么一点点文学艺术细胞,但对于摄影我却是一窍不通的。趁此机会,我向他请教摄影方面的知识,他就用手机里的相片结合眼前的景色做例子,向我做了生动的讲解,最后像一个教授似的将这些知识做了归纳:摄影艺术无非是景、色、光、图、情乃至机遇六个方面的巧妙结合,绝妙的摄影作品同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次他与协会会员们去拉萨摄影。夕阳西下,风景渐渐隐去,大家都在收拾摄影器材了,只有一个老师还心怀不舍,继续捕捉着景色,也就在那么一瞬间,布达拉宫上方突然金光四射,佛影隐约。那人连续地按下快门,将这一难得的景象记录得完完整整,那份欣喜和满足别提有多大了。事后他将图片细心整理,命名为《布达拉宫的黄昏》。他用这张照片参加一项世界摄影比赛,最终赢得了金奖。同伴们想起这次经历都后悔莫及,深深感叹艺术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运气;没有缘分,再美的风景你都无法把它留下来。   我们正兴趣盎然地聊着摄影,别墅似的农舍里传来他妻子叫他回家吃饭的喊声。   他的兴致并没有中断,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并向我请教怎样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我说他刚才的讲解已经包含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只要朝这条路坚持下去,他将来的成就将不可限量。他再次脸露灿烂之色,又回到了低调的状态,说道:“这把年纪了,前途谈不上,就只能作为一个爱好而已。协会里那些年轻人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妻子的喊声再次传来,他用俏皮的声调回答妻子:“马上马上,谨遵妻命!”随后他向我谈及了贤妻的好处——不仅照料他的生活,还是他艺术的助手,照片里那双小手就是妻子的。言语中听得出,他们是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   我不想打扰他的家庭生活,正要提出告辞,没想到房子里却传来了如下话语:“不是有客人吗?请他到家来坐坐吧!”听见这话,他坚决不让我离开,并请妻子准备好水果等物品。我在他们的客厅里坐下,提出想要欣赏他的其它作品,他便将电脑打开,将照片通过电视自动播放了出来。我谢绝了他们的早餐,让他一边吃饭一边和我闲聊。我这才得知他姓景,年龄已经七十开外,曾经当过几年民办教师、村干部,儿女们现在成都、长沙、上海打工,孙子中大的已经上了大学,小的还在读小学,每年他都会和老伴去往孩子们那里一到两次,旅游兼摄影,孩子们也会时而回来团聚,一家人生活幸福,其乐融融!   话题最多的还是他的摄影作品,那些作品记录了祖国各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不少照片经过处理后美轮美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然他的作品也不乏永新当地的风景,如彩虹或夕照,田野或农庄,丰收或野趣等等;尤其是航拍的春天油菜花开图景,如一幅幅灿烂的锦绣把永新大地打扮得绚丽多姿。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赏,我明显体会到眼前这个农民艺术家对故乡、对农村的一片深情,真诚地将他作为了自己的“老师”。   作为一个农民艺术家,他的根在农村,他的灵感也更多地来自农村,照片反映最多的还是他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们。   一次他与三台县摄影协会会员们一起下农村拍摄。正是秋收季节,一对农民老夫妻将水稻割回家里,在院坝里的一块石头上勾腰驼背、一上一下地摔打稻杆。不提防一粒稻草渣滓飞入了老太婆眼睛里,老人难受异常;老大爷立即停下手里的活儿,洗净双手,轻轻地掰开老太婆的眼皮,尖起嘴唇,耐心细致地帮老伴吹渣渣。这一镜头被他拍摄了下来,并命名为《吹渣渣》,后来这张照片也在一项比赛中赢得了大奖。景老师讲述完这次摄影经历,又从艺术的角度阐述了他对这张照片的理解——既可以说是劳动的辛苦,也可以说是留守老人的现状,还可以说是爱的体现。我一边听着他的阐述,一边赞叹他骨子里饱含的艺术细胞非常人可比。   一个好的艺术家无疑应该肩扛社会责任。这方面景老师同样在努力前行,有时也用手里的相机来表达他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比如他的一张照片内容,中间是一个基层干部在台上口若悬河,两边则是几个高高飘扬的大气球。画面可谓内涵深沉,意境悠远。   景老师的滔滔不绝中不免有几分得瑟,这引来了他老伴的一些不满。只听他老伴略带抱怨地说道:“你就知道现在的幸福,却把从前的艰难经历忘记了。”一句话把景老师的思绪拉回到了从前。   景老师的祖辈是富农出身,因了这点优势,他才有了一段读书的经历。在那文化知识十分缺乏的年代,正当他想大展抱负之际,却不想被打成了“臭老九”、“反革命”;是改革开放彻底地改变了他的生活,给了他希望,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一一记录了他沧桑的人生。说起这些,景老师脑子里开始了情绪倒带,语气有了些许苍凉和酸楚,眼睛里模模糊糊似有泪花。   我不希望这么美好的早晨完全淹没在痛苦的回忆中,将话题又拉回到5G中来,问他,5G时代到了,他在摄影方面又将做怎样的打算?景老师的脸上又洋起喜悦之色,他直率地表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下一步他将继续学习,跟上时代,让5G技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作品的水准。   时间飞速流逝,我不得已向他告别,重新投入到青山的怀抱里。朝阳初生,金色的光线浸入到翠绿中间;薄雾在山间荡漾,在我的眼前泛化成缥缈的波纹,将永新代入到一个童话的世界里。我由衷地感到,永新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美丽,幸福而又永远充满新意……      (原创首发)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