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丹枫】陈桥,毕諴执恋的村庄(散文)

时间:2019-12-07 23:12
     风雨陈桥千载路,一帘烟月蕴芳菲。   ——题记      很喜欢,在温润的浅夏,躲开喧闹的市井,到乡间,不徐不疾,听花开的声音,任白云舒卷,赏千年陈迹的意韵,与故去的风物对话,看随意可拾的风景。   周末,应友人邀约,去看陈桥的“宰相府”。   出潜山市区西行15公里,走进陈桥,这浅夏如烟的画廊里,农家宅院,商业小街,老屋新居交错于山水田园之间,古朴而不失现代的优渥,美丽且宁静。   陈桥村,地处吴楚古驿道,底蕴深厚,拥有亿万年红石谷、五千年古遗址、千年宰相隐居地、八百年陈氏古民居、七十年抗战记忆,是一个传奇的乡村。   潜山素来出名相。历史上,东晋辅政宰相何充,唐懿宗时期宰相毕諴,北宋宰相王珪都曾出生或隐居于此。其中,陈桥便是毕諴隐居地。   宰相府坐落于古道一隅,安居稻花香里。当年,毕諴恋上了这里的风水,再也未曾离开。如今,他沉睡在笔架山中,府宅无言,面貌依稀。   《新唐书》载:毕諴,字存之,唐宣宗兵部尚书,唐懿宗时拜相。郓州须昌人也。諴谨重,长于文学,尤精吏术。在相位,以同官任情不法,固辞而免,君子美之。   夏风,穿过陈桥的瘦山绿水,一场新雨过后,我们探访“宰相府”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沿着联通南北的古驿道,从村委会出发,车子开了几分钟的光景,就到了宰相府所在的金墩。   道路右侧的高坡上,从外面看上去是一幢古旧的门楼,只是它比我们常见的那些皖西南的老房子,要高大很多。登堂得上十几级的台阶,当年堂皇的宰相府邸,早已不见了踪影,然而,余韵犹在。   门前的栀子花,开得很靓,浓郁的香气,吸引了我们驻足,同伴恨不得把那一垄搂在怀里。   堂轩很高大,左右两侧各有门洞,村中的一个老者说,那就是传说的绣楼。从梁拱的雕饰来看,应该是在清代,经过了很大程度的改造。   老屋显得有点破败,已经很久无人居住了。正厅显然是近年再次修葺的。屋子的主人姓王,他说,这屋风水好,出了不少有出息的人,他们走出去了,只是偶尔来这里祭祀祖先。   屋后有很大一块空地,一座古冢孤伶伶地立在一偶,老者说,这里葬的是当年毕府的管家,因为忠耿,主人予以厚葬,让他长眠于当年宰相府的后花园。   毕諴本是山东人,为何隐居陈桥,让我疑惑。老者微微一笑说:相传毕相爷是个大孝子,他的老母亲长年不服山东的水土,加之老爷去世后,对远在陈桥的娘家思念愈甚,干脆就在娘舅家定居了下来,毕相爷辞官后,为伺奉老母,也就寻得了这里安身下来了。   村中老者的一番话,让我想起《北梦琐言》里有一段写毕諴的逸事:毕諴家本寒微,咸通初,其舅尚为太湖县伍伯。諴深耻之,常使人讽,令解役,为除官。反复数四,竟不从命。諴亦然其说,竟不夺其志也。   我素来不信野史传说之类,只是这次倒是个例外。从这段野史逸闻中,看出当地老者之言,是有信据的了。   出门时,我低头再次看了看脚下的石阶,思绪飘忽起来。那三千繁华一代名相,月落晨昏里,这石阶上有过你多少千年的印记。   我凝望着府宅对面的笔架山,那毕諴长眠的栖所,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当初气派的墓冢,芳草茵茵,人迹罕至。   斯人已矣,沧海桑田。正是那: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