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诗文鉴赏 >

【心灵】定边观花(散文)

时间:2019-11-27 01:21
  位于陕西省西北端的定边县,为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我们一行自驾游来到这里,是经朋友推荐专程来观赏荞麦花的。尽管来前我们做了攻略,也通过百度搜索得知8月中下旬为荞麦花的最佳观赏期,但对风景区的具体位置却始终心存疑虑。   清晨从黄河的乾坤湾出发,350公里的路程,走了近6个小时,抵达宾馆时已是下午3时左右。略作简单休整,我们打算去观赏夕阳西照下的荞麦花。临出宾馆前,我们向服务员打听风景区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两位年轻的女服务员不加思索地玉唇一动,蹦出两个字来:“FuWa。”因为当地人说话鼻音厚重,发音像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般,我们唯恐听错了,便请求她俩写下来,我们好导航过去。女服务员提笔写了两个字:付坬。   轻车上路,按照导航的引领,2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车一看,田野里倒是有不少荞麦花,但却连不成片,颜色也十分单一。仔细观察,荞麦杆似乎参差不齐,花朵色泽不鲜丽、低垂着头像在打蔫。显然,这里不是观赏荞麦花的风景区。尽管如此,我们大老远赶来,又是第一次接触荞麦花,还是有种新鲜感,便玩耍起来。   俄顷,一位当地人赶着一群羊慢慢悠悠地走过来,我们赶紧跑过去拍照。赶羊人是一位老汉,停下脚步,笑咪咪地、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过了一会儿,老汉问我们:“你们是来看荞麦花的吧?”老汉说话地方口音更重,语速也快,听进来也更费劲,但总算能沟通。   我们连点头带回答:“是的,是的。”   老汉抽了一口烟,又问“你们住在哪?”   我们答:“住县城。”   老汉摇摇头,说:“住县城怎么跑这里来?离县城很近有一处看荞麦花的好地方。”   我们赶紧问道:“是什么地方?”   老汉回答:“FuWa。”   又是“FuWa”两个字,却把我们难住了。   老汉接着又说:“看荞麦花要在早晨8点前,那时有露水,花朵最艳。”   老汉的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我们立即跑上前递上一根香烟,表示感谢。   告别了老汉,灰灰溜溜地打道回府。在宾馆,我们上百度仔细搜索,网上提供了三个地方,一个是付坬,另外两个是付洼,虽同读一个音,却相差很远。到底是哪一个?我们一筹莫展。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我们起床了,打算8点前赶到风景区。为避免重蹈覆辙,跑下楼找服务员核实一下。这次,换了一位年轻的服务员和一位年长的保安,两个当地人竟然观点不一致,一个指东,一个说西。无奈,我们只得出门再找其它人咨询,岂料,几乎所有的人都含糊其辞,众说不一。我们更加为难了。   这时,不远处有一广场,上面有一群晨练的老人,我们赶紧跑过去,毕恭毕敬地请教。几位老人听了我们的询问后,纷纷议论起来,其中一位老者哈哈一笑,颇有几分胸有成竹的样子,一摸嘴,说:“你们算是问对了人,我就是在那个村里长大的。”接着,老者非常认真,非常详细地告诉了我们,我们第一次领教了陕北人的朴质、率真。   真是“好事多磨”,我们满怀信心上路了。   红日照亮了陕北的黄土高原,天空分外的辽阔、明丽,陕北的原野山峦连绵,沿途的山崖为黄土风化而成,千山万壑,恢宏粗旷。由于常年缺少雨水,植被不丰,树木不茂,许多山体或黄崖裸露,或草木稀疏。沿途庄家地里基本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也有少量的苹果树、枣树,看不见南方的稻子和北方的麦子。   对陕北城镇的道路不敢恭维,除了中心城区有几条宽敞的马路,城外几乎都是上下一条单行道。路面不平整,坑坑洼洼,拖拉机、马车畅行无阻,加之沿途安装有许多监控设备,开车须加倍小心。所以,虽然我们很早出发,且道路上车少人稀,不足40公里路还是花了一个多小时。   接近目的地,我们被路旁的一片荞麦花所吸引,果然经过露水滋润的荞麦花像穿上新妆的嫁娘,光彩夺目。于是,停车观赏拍照。这时,一位当地司机跑过来,告诉我们,前面不远就是风景区,那里更漂亮,建议我们去那里。接着,司机主动提出要为我们带路,刚开始我们还心存戒备,以为是指瞎道、赚黑钱的。但是,等到了地方,司机特意停下车与我们挥手道别时,我们不仅彻底放下了心,而且还有几分歉意。试想想,观花之路虽然有几分周折,但这一路遇上的几位陕北的好人,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比花更美的“心灵”。   说是风景区,但没有圈地,也没有大门,就在一片十分开阔的原野上。原野的尽头是群山,群山与天空接壤,天空低垂,近旁是深蓝色的,远处是浅蓝色的,没有一丝云彩。原野很安静,安静得只有风的声音,当它从耳畔走过时,发出轻微的“嗖嗖”声。空气,有些许令人陶醉的味道,是那种泥土的气息,混合着花的芬芳、草的清新。   田野里确实有大片大片的鲜花,仔细看:横成排、竖成列,见棱见角,齐齐整整,仿佛像彩色的图案,被裁剪成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随着地面的高低起伏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形态。这绝对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大师,将各种颜色巧妙地涂抹在黄色的原体上,绘制出一幅巨型的油画。那鲜花吮吸了大地、晨露之精华,呈现出最丰盈的状态、最艳丽的色彩。那鲜花不是一株株、一棵棵,而是一垅垅、一片片,漫天遍野,连接天际。我曾见过国内不少的花展,包括世博会,包括许多有名的植物园,与这里相比绝对是小巫见大巫。这里不仅规模宏大、天地相接,而且还有一种野性地、洒脱地的自然属性。任何人只要走近它,都会毫不犹豫地爱上它、拥抱它,并如痴如醉!   这里的背景不需要任何修饰,完全是一种纯天然的状态:湛蓝的天空,青黛的山峦,无边的原野,纵横的阡陌。当然,最令人振奋的便是耸入云天的风叶,它仿佛从远古而来,却带着浓浓的现代气息,那缓缓旋转的叶片给这如诗如画的田野平添了几分灵动,也搅动了我们的激情。   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花都是农作物,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许多花徒有其表,好看不中用,只能装点生活的颜色。这里的花,不仅好看,而且实用,它用每一粒丰满的果实回馈勤劳的双手。因而,它不仅仅是为了装点生活颜色,而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可以说,这里的每一朵花都怀有一份梦想,用自己的生命来成就辉煌的未来!   这里的花,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品种繁多,色彩斑斓。长得最高的是玉米花,有着长长的、毛茸茸的、浅黄色的穗;最矮的是土豆花,白色、紫色的花瓣上顶着一棵黄色的花蕾;最纤细的是油菜花,薄薄的、嫩嫩的花瓣泛着金灿灿的颜色;色泽最为翠绿的是黍子花,秆尖顶上缀着丰硕的长穗,形似稻穗;花朵开得最大的是向日葵,金黄色的、圆圆的脸庞总是笑迎太阳。   荞麦花,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不知什么缘故,南方人很少种植这类农作物。其叶片呈三角形,花序呈圆锥状,过去一起以为颜色单调,只有一种白色。有唐人诗作为证:“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然而,此次所见,大大颠覆了我们一行人的原有观念。荞麦为矮珠,花小巧而雅致,颜色有白色、粉红、深红,看见它你会很自然想到纤纤少女。这不仅因为荞麦花长得像江南淑女,而且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它被寓意为浪漫和恋人。这可能与荞麦的形态有关,其花为白色,洁白如玉;其蕊为红色,鲜红似火;其麦粒如心型,心心相印。故而有一种说法:荞麦花是少女的梦,荞麦粒是相思的果。   我们置身于鲜花的海洋,那阵势,那气场,如果不是亲临其景,绝对想像不出来,你是站在庄稼地里。眼前展现的是,荞麦花与油菜花、玉米花为邻,又与土豆花、黍子花为伴,向日葵则迎着阳光点缀其间。他们相互携手、相互映衬,争相怒放,仿佛在为辽阔的黄土高原编织一幅幅绝美的世纪画卷。   太阳早已跃过树梢,不知从何时起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和一拨又一拨的人群从我们身旁走过,不远处传来锣鼓的敲打声和鞭炮的炸响声,打破了田野的静谧。车队,人群似乎都朝同一个方向汇集而去,经打听得知,原来附近正在举办“第三届定边红花荞麦文化旅游节”活动。   这真是意外的收获,我们当即赶了过去。在一座山丘之上,有一块平整之地,用绳子转成一圈,这便是活动的场地。场地周围插上彩旗,拉上横幅,架上喇叭,这便是宣传。场地一角搭建了一座舞台,舞台前面放置着板凳,这便是会场。场地的另一角,是被绳子围成的露天集贸市场,有的人经营着当地的美味小吃;有的人叫卖自家种植的菜蔬瓜果,有的人销售生活用品。人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赶着毛驴,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这里,虽然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张弛有度。   这就是由当地政府组织的、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在蓝天之下,在旷野之上,传递着一种热烈的、兴盛的大好信息。这就是一种纯天然的,原汁原味的地方集会,吸引了千家万户,布衣草民踊跃参加,展示着一种丰收的、喜庆的生活状态。   作为远方来的游人,没有任何的陌生感,我很快融入其间,感受异域风情。我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环顾四周,周边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大地上鲜花盛开,竞相怒放,像花坛一般簇拥着这座山丘。越来越多的人流、车流潮水般向着这这座山丘涌来,我非常兴奋!十分感慨!   我仿佛觉得,遍布陕北黄土地上的荞麦花,如同这里的人们一样,纯朴、简单、率真,生命力极强。它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守护着、创造着生活的希望,是根植于土地的基础。而我们的基层政府,既是播撒甘露的花匠,又是搭建舞台的工匠。甘露越充沛花儿越兴旺,花儿越兴旺基础越牢固,基础越牢固舞台越大,舞台越大甘露越充沛。如此往返循环,互生互长。

------分隔线----------------------------
推荐内容